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ID:15394762

大小:8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3

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_第1页
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_第2页
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_第3页
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_第4页
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计划编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建议书 项目名称:PCR技术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专业类别:食品安全建议单位:内蒙古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盖章) 起止时间:2007年7月——2010年7月 项目负责人:孙志(签名) 填表日期:2007年3月12日13填报说明 一、《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建议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 二、建议书原件一式三份,由项目建议单位填写并经各有关直属挂靠单位、直属检验检疫局及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后,报送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科技管理处。未盖公章者,不予受理。 三、建议书中计划

2、编号和国家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审批意见由国家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填写。四、“申请项目经费预算表”填写说明:1、科研业务费:外单位的计算、测试分析费,国内调研费,本项目的资料、报告、论文印刷费,科技成果查新、验收(鉴定)费、申报专利费。2、实验材料费:试验用动植物、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性物品购置费。3、仪器设备费:小型专用仪器设备购置费,自制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和外协加工费。4、协作费:指给付外单位协作者的验证协作经费。5、其他费用:其他需要支付的合理费用。13一、研究的目的、意义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重大问题。其中,食物中毒是影响食品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国内

3、外统计,在各种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后可引起毒素型食物中毒。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居第一位,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高达45%,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当惨重。我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加入WTO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进出口货物总量的扩张速度加快,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关注,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的关系更为密切,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确保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检验检疫系统需要大力加强食品检验的力度,建立快速高效的检

4、验运转机制。而传统的检验方法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市场迫切需要建立快速、灵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因此,改进检验检疫方法,提高检测水平和工作效率,缩短检验检疫流程,加快速度,是我国乃至国际检验检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特点,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Tnase)的基因nuc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条件的不断优化,建立起方便、快速、灵敏、实用的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方法,以缩短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性,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13二、内外

5、同类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含科技查新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可以产生多种致病因子,包括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血浆凝固酶、脱氧核糖核酸酶、肠毒素及溶表皮素、明胶酶、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它们通过损伤血小板,破坏溶酶体,破坏人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沉积或凝固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等方式,引起肌体局部缺血和坏死或急性胃肠炎等多种机体病变。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致病物质主要是肠毒素(enterotoxin)肠毒素根据抗原性分为A、B、C1、C2、D、E和F等8个血清型。肠毒素是蛋白质,溶于水,相对分子

6、质量约为30000,耐热,食品中的毒素不因加工而灭活;对蛋白酶也有耐性,故在消化道中不被破坏。此毒素还可引起猴、猫呕吐,可能是毒素作用于肠道神经受体后,刺激呕吐中枢所致。A型肠毒素是最常见的与疾病有关的毒素,B型次之,C型较少,D型主要存在于污染的乳制品中。B型毒素能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伪膜性肠炎。目前世界各国都把金黄色葡萄球菌列为食品卫生法定检验项目。我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以国家标准GB.4789-10-94及检验检疫系统行业标准SN.0172-92作为依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主要有动物试验、血清学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其主

7、要依赖于免疫学技术,由于食品卫生学和临床诊断的原始样品,一般不是纯菌株的培养物,且混有大量的杂菌,常规鉴定方法通常要从样品中进行纯培养,步骤繁多,致使实验周期延长,整个检测过程获得最终结果需时5d左右,既费时又费力,并造成货物积压,也影响货物的及时出运,并使货主的仓储成本提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使其在食品卫生学鉴定时受到限制。13近年来PCR技术的发展为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国外利用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已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而在食品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起步较晚。我国已将PCR检测应用到了医学检测领域中,但PCR检测食品病原菌的研究工

8、作起步较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