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至张家界15合同段施组

常德至张家界15合同段施组

ID:15398137

大小:384.0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8-08-03

常德至张家界15合同段施组_第1页
常德至张家界15合同段施组_第2页
常德至张家界15合同段施组_第3页
常德至张家界15合同段施组_第4页
常德至张家界15合同段施组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德至张家界15合同段施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公路第15合同段投标文件技术质询表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目录第一部分工程概况第二部分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第三部分施工总体计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第四部分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第五部分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六部分工期保证措施第七部分春节、农忙季节的工作安排第八部分雨季、冬季施工的工作安排第九部分资金需求计划及保证措施第十部分施工安全措施第十一部分环境保护的保证措施第十二部分文明施工第十三部分缺陷责任期对工程的修复及维护方案PAGE21湖南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公路第15合同段投标文件技术质询表1施工组织设计

2、文字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业主平颁发的湖南省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公路项目第15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参考资料、补遗书等文件,经现场考察,本着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加强科学管理的前提下,组织连续均衡生产,缩短施工工期,并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来编制的。若我公司有幸中标,将在开工前,再进行优化组织设计,报请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批。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1、湖南省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公路作为长沙至常德高速公路的延伸,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公路泉州至毕节线常德至永顺支线的前段。该公路起于长常高速公路终点檀树坪,经善卷垸、斗姆湖机场北、木塘垸、河伏、热市、菖蒲垭、慈利县北、柳林铺

3、、岩泊渡、沙刀湾、宜冲桥、甘堰、阳和至终点阳湖坪,路线全长160.68169km。2、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115+000,终点桩号为:K122+295,全长7.295km。全线位于慈利县境内。二、地形、地貌该合同段路线从起点开始,沿澧水河左岸河流阶地傍山而行,在K119+300以后进入剥蚀低山丘陵地区直达终点。其间多次跨越山间沟谷,主要的地貌单元如下:(1)起占至K119+300:中线经过地段的地貌单元主要为澧水河流Ⅰ、Ⅱ级阶地及边山地带,路线附近地形最高海拔202m,最低为110m,地形相对高差约92m,线路经过地段多有水田及民宅等建筑物,地表边山地段植被茂

4、盛,人口稠密,1801省道与线路相距仅几百米,交通较为便利。该段由于出露基岩以页岩为主,其抗风化能力较差,地形上多呈缓坡,坡角25度左右。(2)K119+300终点:线路经过地段属重丘区,最高海拔高程216m,最低110m,相对高差约106m,地形起伏大,沟谷发育,坡角陡,一般50度左右,局部地段近直立。由于该段出露基岩以灰岩类地层为主,地形上悬崖被稀少,基岩裸露,以侵蚀和溶蚀作用为主。人口密度一般,交通极为不便。三、地质、地震该段出露地层中覆盖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澧水河流阶地冲洪积层,局部地段为全新统坡残积成因及现代人工种植土和填筑土;下伏基岩有志留系

5、中、下统页岩类地层,奥陶系上、中、下统灰岩类地层等,大部分丘陵地段基岩裸露,总体上呈现出上部覆盖层地层岩性变化大,下部基岩则较稳定。PAGE21湖南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公路第15合同段投标文件本段地处江南古陆武隆起的中部,大的区域构造属于我国东部新华夏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的南段,经过了加里东、燕山、喜山等多期次的构造运动的复合,奠定了现今的构造格局。整个区域以一系列的北东向褶皱和断裂为主体,控制着本区山岳及河系的走向,同时,北西向及北北西向构造对其走向进行局部的改造。与线路相交的断层主要有两条:F6、F10,均为正断层,断层走向呈北西向,倾向北东,陡倾角状,断层

6、带宽2m左右,有断层泥、断层角砾及压碎岩充填,呈现张扭性。断层延伸长度小于1km,且于线路近正交,主要是对张家裕大桥和失马溪大桥有一定的影响,对路线影响不大。区内岩层呈单斜构造,总体岩层产状为:走向35~75度,倾向305~345度,倾角15~30度,前段岩层较平缓,后段较陡。此外,在K119+000~K119+400段由于受F6断层的影响,岩层产状异常:走向290~335度,倾向20~65度,倾角18~27度。岩层走向与线路多数地段呈大于45度相交,对路线边坡稳定有利。区内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控制了整个工程内的构造格架,直接影响着本区的区域地质稳定性,通过地质勘

7、探及调查,工程区未发现区域性的构造形迹,出露基岩呈单斜层产出,无大规模的断裂带和褶皱发育。勘察资料表明,本段新构造运动迹象不明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区域地质稳定性良好。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2月2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查得:桥位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支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于原地震基本烈度Ⅵ度),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规定,设计可按简易抗震设防处理。四、气候、水文本项目所经区域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

8、期短,四季分明,春天潮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