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

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

ID:15399022

大小:3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3

 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_第1页
 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_第2页
 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_第3页
 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_第4页
 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 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季刊)JiaoXiangJournalofXi’anConservatoryofMusic2010年9月第29卷第3期Sep.2o10Vo1.29No3?刘强中图分类号:J6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3-1499(2olO)03—0094.0

2、5竹笛花舌音演奏技巧及其应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摘要竹笛花舌音技,较早运用于昆曲及其他地方戏曲伴奏中.民国时期受西洋歌唱吐字方法的影响,竹笛花舌音吹奏技,应用得以推进,但相关曲谱鲜有传世,技法符号尚未定型.新中国成立后,竹笛演奏花舌音技法开始作为专门技巧广泛运用于笛曲创作,演奏中,逐渐形成了花舌音技,运用的自有规律.概括起来看,竹笛花舌音技,的主要应用在热烈欢快,诙谐幽默,模仿自然,悲愤激昂的音乐表现中.关键词竹笛;花舌音;吹奏原理;应用规律;训练“花舌音”是利用舌头在口腔中的快速震动,产生连续快速的碎音而形成的演奏技巧,是竹笛,唢呐,笙等传统民族吹管

3、乐器的常用演奏技法之一,俗称”打嘟噜”.它类似二胡的抖弓,弹拨乐器的轮指或滚奏所产生的音响,极富戏剧性特点.北方梆笛演奏尤其以舌技巧见长,花舌音技巧对其音乐情绪,风格的表现十分重要,形成了鲜明的传统.自20世纪8O年代以来,一些专业作曲家的创作也开始使用花舌音技巧.目前笛界对此技巧的专门性探讨很少,笔者在此就该技巧的形成原理及其运用规律进行梳理,以便于笛乐与演奏技艺的发展.一,花舌音技巧应用的历史考察及吹奏原理我国民族管乐器”花舌”技巧的最初形成与语言习惯有一定联系,而方言与民歌~衣带水,故而”花舌”在我国北方民歌中也常见到.因此,笛家俞逊发认为:”这种技巧出现可能和这些地方(按:

4、东北,内蒙,山西,河北)的语言有关系,他们的语言中卷舌音较多.”[1J(““这一推断尽管没有提供具体的例证,但也不妨作为追溯竹笛演奏花舌音技巧渊源的一种途径.其实,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同样在我国北方民族流行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笙,其作者简介:刘强(1971~),男,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讲师.收稿日期:2010—05—23?094?使用呼舌音技巧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乐器间的相互融汇,或可能成为~种技巧被模仿或嫁接使用的另一途径.据目前所见资料看,郑觐文《箫笛新谱》一书中是较早谈到竹笛花舌音技巧的文献.他在”吹笛之口法”一节中说:口法之中,更有一种花舌吹法,所发一种颤音,昆曲中也常用得到的.

5、如今的西洋歌曲,几乎字字皆要颤唱,将来此法,应用之处必多,需要常常熟练的.[2](这表明,当时的昆笛演奏常用花舌.郑觐文预言了“竹笛花舌音技巧应用之处必多”.而同年出版的祝湘石《中国丝竹指南》与略迟出版的齐家笨《最新箫笛合谱》等均未见”花舌”吹奏技法的记载.直到1936年箫笛名家萧剑青在其所着《箫笛吹奏法》中记有一段文字,描写“唐山名妓”花云风吹奏时”舌尖常作翻滚”之法,正是花舌音吹奏技法,但萧氏并未以”花舌”为之命名.可见20世纪3O年代,竹笛演奏花舌技巧的流传范围是有限的.总体看来,关于竹笛花舌音技巧的渊源,目前可作如下认识:北方语言花舌音习惯较早运用到北方流行的一些吹管乐器如

6、笙,管等演奏中.极可能是受到笙演奏呼舌音技20t0:~g9月第29卷第3期Sep.2010Vol29No.3竹笛花舌营演奏技巧及其应用巧的影响,北方竹笛演奏开始使用花舌音,以至后来的梆子腔,二人台等民间戏曲的梆笛伴奏都常使用花舌音技法.当然,竹笛花舌音技法作为竹笛演奏基本技法而获得专业化发展,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蒋咏荷在具有竹笛训练教材性质的《笛谱》C33中,正式对花舌技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但当时亦并未以”花舌”命名此技巧,而是将其称为”打嘟噜”,同时,将其符号定为”Dr”或”Dr……”.同时期,北派竹笛大师冯子存改编自内蒙山西”二人台”的独奏曲《喜相逢》《五梆子

7、》等,均以多处运用花舌技巧来表现欢快的气氛和中国北方质朴粗犷的音乐风格,形成较大影响.自此以后,花舌技巧逐渐定格为竹笛演奏专门技巧而受到舞台演奏和竹笛教学的普遍重视.蒋氏在随后出版的《笛子教材》中,改”打嘟噜”为”打花舌”,并以“水”符号代替”Dr”.n](P53)1957年,赵松庭在《赵松庭的笛子》一书中,将花舌音技巧命名为”花舌”,也以“木”符号表示.1960年,江南丝竹名家甘涛在《怎样学吹笛箫》中,根据丝竹乐演奏经验,将花舌音技法命名为“震音”技巧,并指出民间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