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评审流程

冲压模具设计评审流程

ID:15404379

大小:12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3

冲压模具设计评审流程_第1页
冲压模具设计评审流程_第2页
冲压模具设计评审流程_第3页
冲压模具设计评审流程_第4页
冲压模具设计评审流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冲压模具设计评审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制度(09试用版)一、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流程图:二、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程序:1、制图表:A<模具结构与生产工艺预案>、B<钣金模具制造立项清单>、C模具2d3d图2、审定程序:①、一般程序(简单或常规产品):由模具设计组长审查产品2D3D图,评估产品结构对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实现的影响,将意见反馈到技术部协商更改。选择性地对个别结构复杂模具举行组内结构评审会议(召集人:模具设计组长;与会人员:模具设计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特邀相关人员)。②、特别程序(复杂或全新产品):举行产品与模具联席评审会议(召集人:设计组负责人;与会人员:技术部产品结构/工

2、艺相关工程师、模具生产负责人及模具结构设计员),解决产品结构对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的影响,技术难点的解决以及改进方案和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的最终定案。③、模具图会审,模具设计完成后对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的复核和对模具图的技术性及标准化审核,(设计组长.模具设计责任人.技术骨干及特邀相关人员)④、岗位责任确立:联席会议的参与者负钣金工艺及模具结构负失当责任。设计员岗位对模具结构、工艺的正确性负具体工作人为出错的主要责任,负技术出错的部分责任。3、产品与模具联席评审会议具体操作程序:在开模具评审会前,由设计组负责人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项目模具设计工程师、跟模工程师、项目产品工师程师、生产公司工艺科工程师

3、、模具车间负责人。会议通知单上内容:模具评审会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评审内容、产品图路径。目的:钣金生产工艺流程及模具结构的定案。产品与模具联席评审会议评审项目项目分类评审内容产品工艺分析产品路径名称是否正确,2D3D是否是否一致产品外观要求是否明确。产品的材料性能是否满足成型需要零件的弯曲半径拉伸半径是否合理零件翻边高度是否合理是否增加工艺槽工艺口综合产品要求是否评估模具结构类型(连续模自动线模手工线等冲压工艺排布是否合理,有没有可合并的工序,针对产品公差,外观等管制重点,在冲压工艺中怎样保证模具的通用性是否考虑设备选用选用设备设备种类对模具精度的影响模具结构卸料系统的设计凸、凹模镶拼方式及

4、固定方式的设计压料、卸料、出料方式及废料排出方式的设计,工件定位方式,需不需要防反定位安全防护措施的设计:模具的限位柱、起吊、叉车空间的设计。考虑模具的制造、维修,使用的安全、方便性。对一些易损部位,尽可能设计为快换式结构。模具润滑系统的设计。结构设计中必须做到模具于冲压设备的合理匹配操作的安全性和操作的效率不锈钢模具的防刮花和擦伤的措施成型模回弹的影响对模具材料加工有无特殊要求对毛刺方向有要求时,模具设计的考虑拉伸成型的合理间隙针对产品公差,外观等管制重点,在模具结构中怎样保证怎样保证成型模退料结构模板厚度模具制造工艺性,怎样减少制造难度?需不需要布对模销钉,复杂模板有没有布方便加工及修模的

5、基准销钉钣金模具结构与钣金生产工艺评审表(模具结构与生产工艺预案)产品型号零件名称产品图号3D名称模具编号模具结构设计预案工序名称模具结构模具材料退料方式凸、凹模镶拼方式及固定方式定位方式加工要求操作安全措施使用设备特殊结构及要求钣金生产工艺预案工序名称工艺内容说明序号12345678910结构设计及生产工艺风险评估风险因素风险判断及解决预案参会人员签名确认4、模具结构及钣金生产工艺终审程序:终审程序分为设计内终审和跨部门会审两类。跨部门会审由设计组负责人提供钣金工艺图及模具结构图路径,然后相关项目模具设计工程师、跟模工程师、项目产品工程师共同研讨并审定,在模具结构评审表上会签通过,所有参会人

6、员共同负模具设计结构审定责任。设计员岗位对模具结构、工艺的正确性负具体工作人为出错的主要责任,负技术出错的部分责任。 模具结构及钣金生产工艺终审项目产品名称:模具编号:3D名称:评审时间:项目说明产品检查毛刺要求是否为外观件产品材料明确(材质及料厚)各视图的角法有无看错,产品是否对称确定原图比例工序图定位是否一致工序冲压方向一致(工件是否需要翻转)落料冲孔模具展开尺寸的确定工序是否漏冲孔或漏折刃口材料及硬度要求凸凹模材料是否公用凸凹模是否单向受力及解决措施冲裁不锈钢类卸料板有没有加大避空以减少压伤压力中心是否考虑冲孔凹模的刃口厚度及漏料孔的设计凸模结构是否合理凹模结构是否合理凸模的固定方式及是

7、否快换镶件是否防呆冲翻孔的设计卸料板硬度要求卸料板是否起导向作用是否需要人工取废料卸料是否需要人工脱料成品的脱料力是否平均(尤其是弯曲模、多孔模)彈簧之脫料力及壓縮量是否足夠成品是否要浮升梢以防粘模废料刀的设计及废料自动脱落模具的闭合高度模具的冲裁力及使用设备冲头是否需要作阶梯式侧冲结构的设计侧冲的漏料设计加工基准孔是否需要模具的避位是否充分其他拉深模凸凹模材料及硬度是否合理凸模的设计方式是否合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