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

ID:15412826

大小:3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3

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_第1页
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_第2页
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_第3页
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_第4页
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近郊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同时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开展好新农村建设,使广大群众从中受益成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所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值得思考。一、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

2、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所以说新农村建设不是政绩工程,也不是形象工程,而是一项惠农利民的民心工程。对于新农村建设本人认为应把握三点:首先,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在工作中,要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民风

3、民俗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要突出一个10“实”字,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其次,新农村建设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短期运动,而是需要长期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所以新农村建设要在“好”字上做文章,要让老百姓在新农村建设中受益,并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带动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最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着力点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中,明确地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只有充分的发

4、展农村经济,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农村的歪风陋习才能彻底的得到改变,乡风才会文明,所以要千方百计拓宽广大农民的增收渠道,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二、近郊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实施了取消农业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公路村村通工程等惠农利民的政策措施,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开展中,也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和问题,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和对待,并加以解决。第一,干部群众的发展观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贯彻落实的推

5、动者在基层的各级领导干部。从目前看来,我们的干部群众在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实践中,虽然近郊乡镇的干部群众思想比较活跃,但10从发展观念和思想准备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许多干部群众认为近郊乡镇应首先发展,仍习惯于等、靠、看、要的被动作为,不善于在实践中大胆地摸索和探求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用办法;二是一些基层干部在领导农民群众发展致富上,存在“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虽然也有`想法,但缺办法,尤其是一遇到实际问题,缺乏敢碰硬、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胆识;三是部分干部仍存在着片面追求个人政绩,热衷于一些样板工程、示范基地建设的行为,容易在群

6、众中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挫伤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第二,脆弱的农村基础设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尽管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仍然薄弱,特别是在个别地区农业靠天吃饭的情况依然存在,比如我市的南部山区和东部丘陵地区,大多数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相对落后和脆弱。另外,就是近郊乡镇,基础设施也不是很完善,比如我现在工作的华山镇虽然地处近郊经济实力相对较好,但在道路、供电、供水、市政等基础设施方面和城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一

7、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第三,滞后的农村社会事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10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的卫生事业发展中,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装备水平差,加之乡村卫生院所的医务人员大多学历低,很难保证农民群众的就医质量。对科技文化的投入相对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从根本上未改变。虽然大多数村已建设了文化大院和图书室,但真正充分利用的很少,形同虚设。农村教育经费还需加大,学校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山区教师紧缺,师资水平急需提高的问题很突出。虽然

8、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年年增长,但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仍需加大投入,这与建设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