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农村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ID:15431081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农村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_第1页
农村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_第2页
农村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_第3页
农村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蒋昌永全州县公路管理所摘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对于公路通行能力、行车速度、安全及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从成因、预防措施、处治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自“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的速度较快。随着水泥生产技术的进步及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技术、经济上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然而随着农村公路水泥路面的迅速增长,水泥路面的许多病害也逐渐表现出来。一、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病害主要表现为断裂、挤碎、拱起、唧

2、泥、错台、剥裂(起皮)、裂缝等。二、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  水泥路面破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方面缺陷、施工控制质量不严、养护不到位、车辆超载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 (一)自然因素中水是形成病害的主要原因 之一  农村水泥路面的横缝多数是采用沥青灌缝,纵缝为施工缝不灌缝,路肩盲沟排水的设施基本没有设置。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多数业主和施工单位对水泥路面性能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排水设施配套不到位。如果养护不及时,经过多年的行车作用,一种是路面板块间相互挤压,原路面横缝接缝的填缝料老化剥落破损,路面板出现挤碎、拱起、错台、剥裂等病害。另外路面的雨水

3、通过裂缝接缝渗入基层,还会造成基层软化。另一种是低洼地水排不掉,两侧就会产生积水,积水向路基渗透,通过毛细作用逐渐向上,使路基上部土层变湿。在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出现基层承载力不足,地基不均匀下沉。产生唧泥将基层细料冲走导致板端脱空、路面板块松动、错台、板角冒浆,最后出现断板破碎。(二)车辆超载也是造成水泥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   由于近年经济快速发展,车流量迅速增加,特别是运输市场竞争巨烈,运输户只顾自己个人经营利益,绝大部分的货车都进行了改装,加高车厢,加厚大梁等,严重超载。据有关路政部门检测统计双轴车辆总重量均在23~24t、三轴车辆总重均在35

4、~45t,荷载大大超过路面设计荷载,造成混凝土板块提前疲劳,形成水泥板断裂、破碎,大大缩短正常使用年限。(三)设计方面缺陷   农村公路设计时对交通量预测计算不够准确、有时甚至随意,基层、面层设计厚度偏薄,设计时当量轴载由于按标准车型额定载重进行换算,而近几年来交通量迅速增长,超载超限车辆不断增多,这种设计轴载与实际不符。这样也影响了水泥路面的寿命。(四)施工控制质量不严  路基压实度不足造成不均匀沉降,病害大部分布在路基填挖区域,高填方路段和路面与桥涵等构造物交接处,因为路基不均匀下沉造成路面的沉降,在行车的冲击作用下造成错台渗水、唧泥导致水泥路面破

5、损。路面材料质量控制不佳,配合比达不到要求,拌和不均匀,振岛不实等施工原因,从而降低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在荷载的作用下,混凝土路面无法承受荷载带来的弯拉应力从而导致路面破损。剧缝 不及时造成路面出现不规则裂缝。   (五)养护不到位   养护灌缝不及时,水泥路面缩缝、胀缝、施工缝,施工时基本上是用沥青灌缝,一般使用2~3年的材料自身会老化松脱,如果不及时更新填缝料,雨水渗入,破坏基层和垫层,造成板接缝处的变形和破损。多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不够,余留排水设施不完整,导致边沟排水不畅,形成积水,影响基层承载力,在超载车辆荷载作用下,易造成路面板断裂、唧泥、

6、错台等病害。由于养护资金不足没能及时进行完善排水系统,也会导致路面提前损坏。混凝土板早期一些病害处理方法不当不及时,如混凝土板(角)断裂、错台等病害处理不及时,只重视处理严重病害而忽视对板裂缝封水处理,使路面水渗入,也会加剧其他病害的产生。三、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预防措施  水泥路面病害的预防,必须增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性能的认识,加强建设、设计、施工、养护四个方面工作,从源头抓好。(一)建设业主方面建设单位要从公路建设使用全过程费用最低的角度来考虑,而不能仅仅只考虑如何降低建设费用,而降低排水设施等其它工程费用。(二)设计方面   我国在水

7、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理论中,尽管考虑了温度疲劳应力等因素。但设计的板厚依然较薄,难以承受巨大的冲击破坏动能。在实际应用中,重视应力计算,而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结构的研究和实际观测的较少。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应该由静力学向动力学发展。在充分考虑冲击动荷载对路面的作用后,适当提高技术标准和设计厚度,以适应我国公路不断增长的交通量的需要;在软基路段,桥头下挖路段和填挖路段交换频繁的路基上必须深挖进行补强设计并增加相应的预算;其次,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要达到支撑稳固的要求,必须解决基层耐冲刷和弯沉均匀性问题,即要选用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和交通量要求的基

8、层材料类型,合理地设计性能优良且适宜摊铺的集料级配;在对高填方软基和台背填土进行认真处置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