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运动习题类析

天体运动习题类析

ID:1543611

大小:30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2

天体运动习题类析_第1页
天体运动习题类析_第2页
天体运动习题类析_第3页
天体运动习题类析_第4页
天体运动习题类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体运动习题类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体运动习题类析一、概念问题1.宇航员在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机中,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宇航员仍受重力作用B宇航员受力平衡C重力为向心力D宇航员不受任何力作用2.如图1所示,P、Q为质量均为m的两个质点,分别置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如果把地球看成是一个均匀球体,P、Q两质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Q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B.P、Q受地球重力相等C.P、Q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D.P、Q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3.两个质量相等的球形物体,两球心相距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它们的质

2、量都加倍,两球心的距离也加倍,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A.4FB.FC.FD.F2.行星绕恒星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的三次方与周期T的平方的比值为常量,设=k,则k的大小()A.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B.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有关系C.只与行量的质量有关系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系5.人造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物体()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B.受到的合力为零C.对支持它的物体没有压力D.不受地球引力,也不受卫星对它的引力6.我国的“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载着3名宇航员顺利升空,并成功“出舱”和安全返回地面.当“神舟七号”在绕地球做半径为r的匀速

3、圆周运动时,设飞船舱内质量为m的宇航员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N表示航天员对台秤的压力,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g′=0    B.g′=gC.N=mgD.N=mg二、同步卫星1.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它的质量为1t,若增为2t,其同步轨道半径将变为原来的2倍B它的运行速度应为第一宇宙速度C它可以通过北京的正上方D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轨道是唯一的——赤道上方一定高度处2.关于地球同步通迅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B.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都一

4、样C.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3.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轨道只有一个,它距地面的高度、卫星运行速率和周期是一定的B同步卫星可以作为中继站,传送低频的无线电信号,向地球进行电视转播C只要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向全世界(包括南、北极)的电视转播D同步卫星轨道是属于全人类的有限资源,不能变成发达国家垄断的地方三、追缉变轨问题1.宇宙飞船要与轨道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C只能从空间站同一高度轨道上加速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都行2.飞船进入正常轨道后,因

5、特殊情况而降低了轨道高度,那么飞船的线速度和周期分别将A增大、减小B减小、增大C增大、增大D减小、减小3.宇宙飞船到了月球上空后以速度v绕月球作圆周运动,如右图所示,为了使飞船落在月球的B点,在轨道的A点火箭发动器作出短时间发动,向外喷射高温燃气。喷气的方向A与v的方向一致B与v的方向相反C垂直v的方向向右D垂直v的方向向左4.“神舟六号”飞行到第5圈时,在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控制下,由近地点250km圆形轨道1经椭圆轨道2转变到远地点350km的圆轨道3。设轨道2与1相切于Q点,与轨道3相切于P点,如图3所示,则飞船分别在1、2、轨道上运行时(  )    A.飞船在轨道3上的速

6、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飞船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飞船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   D.飞船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飞船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和,即,,可见在r增大时,V和ω都将减小,故A错B对。飞船在同一点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相同,其加速度必相同,与其在哪个轨道上运动无关,所以C错D对。正确选项为BD。epq6.如图,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地球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

7、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v1、v2、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A.v1>v2>v3B.v1a2>a3D.a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