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情结”的潜意识心理

“灰姑娘情结”的潜意识心理

ID:15438776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灰姑娘情结”的潜意识心理_第1页
“灰姑娘情结”的潜意识心理_第2页
“灰姑娘情结”的潜意识心理_第3页
“灰姑娘情结”的潜意识心理_第4页
“灰姑娘情结”的潜意识心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灰姑娘情结”的潜意识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灰姑娘情结”的潜意识心理对于灰姑娘来说,努力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嫁个好丈夫才是最重要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到一个好丈夫,那就什么都有了,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婚嫁改变命运,这是灰姑娘情结的核心。“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是每一个美丽童话的结尾,可是又有谁考究过,后来,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比如王子后来发现灰姑娘不能习惯宫廷的管制和繁杂礼仪,比如灰姑娘不会作诗甚至不认识字,比如灰姑娘生了小孩子却不会好好教育,比如王子遇到了另一个真正的公主……那个被动的爱,又会怎样呢? 神话英雄一般都有一个高贵的出身,由于某种原因被“下贱”

2、的人收养,后来通过努力恢复了高贵的身份。灰姑娘出生于富人家庭,童年应该是很幸福的。母亲死后,父亲娶了继母,灰姑娘受到虐待,地位下降,变成了佣人。后来,王子爱上了灰姑娘,使她获得了更高贵的身份。由此可见,灰姑娘的故事是英雄神话的翻版,灰姑娘就是英雄。一、青春期矛盾心态:独立和依赖 英雄神话是青春期心理的投射。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和性意识觉醒,要在家庭之外寻找替代父母,于是就出现了“身世幻想”,幻想自己另有一对高贵的父母。自己必须摆脱现在的父母,去寻找亲生父母,恢复自己的身份。寻找父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英雄必须经历磨难,才能最后完成

3、任务。英雄通常有两大任务,一是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二是完成某种任务,得到公主的欢心。对于灰姑娘来说,第一项任务就是干沉重的家务活,这是男女差别造成的。在《六只天鹅》的故事里,公主通过给六个兄弟缝衬衫来解除魔咒,使他们恢复人形。这也是一项沉重的家务活,一共缝了六年。把干家务活当成磨难反映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想学会做家务,成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人,另一方面又迷恋儿童生活,希望生活永远是玩耍和游戏,而视家务劳动为苦役。把家务劳动当成苦役,自然就会把给她指派工作的人视为暴君、恶魔或巫婆。在灰姑娘家里,这个人就是恶毒的继母。其实

4、,继母不一定恶毒,恶毒的母亲不一定就是继母。在灰姑娘的眼里,她对我不好,所以不是亲妈。怎么不好呢?她“强迫”灰姑娘做家务。相比之下,原来的妈妈好多了,她从来不让灰姑娘做家务,因为灰姑娘那时候还小,不需要做家务。二、嫉妒心态两个姐姐是继母带来的,是继母的帮凶,和继母一起欺负灰姑娘。这也是灰姑娘的错觉和想象:她们对我不好,所以不是亲姐姐。怎么不好?她们不做家务。其实,这是一种嫉妒心理。兄弟姐妹之间的嫉妒是一种普遍现象,在现实生活和文艺作品里都有表现。《圣经》里就有该隐杀亚伯的记载。该隐和亚伯是亚当和夏娃的儿子,由于上帝更加关爱亚伯,该隐

5、心生嫉妒,就把亚伯杀了。这种嫉妒源于争夺父母的爱,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而互相攀比和炫耀,不但比相貌和人品,还比谁的学习成绩好,谁挣的钱多,谁嫁的丈夫好,谁的孩子更有出息。三、受害者心态爸爸是不管自己的,继母是害自己的,姐姐是害自己的....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冲突中,把自己定位为是受伤害的,对方是伤害我的。这样带来两个问题: 1、逼对方当施虐者,把对方妖魔化;2、因为自己是受害者,所以不需要改变。受害者心态的人常常用自怜、自虐、愤怒和向第三者控诉来表现自己的受伤害的状况。受害者往往是实际的操控者,以受伤害的弱者的外表来制造他人的内疚感

6、,来博取第三方的同情,以达成自己的心理满足。 受害者心态十分敏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他人制造内疚感特别愤恨,像祥林嫂一样,不断跟人述说“不幸”和“冤屈”,自怜,甚至自虐,愤怒的情绪常常辖制他人,向第三方倾诉+控诉更是家常便饭。 四、托付心态童话中的“受害者”灰姑娘自身是无力、无助、无望的,需要神仙和王子的搭救才能改变,这是把自己人生的成功快乐幸福的控制权交付于别人。是一种“受制于人” 而非“操之在我”的状态。简单讲,就是把自己快乐幸福的遥控器交给他人掌控,由别人决定自己的快乐与否。“托付心态”普及应用于社会的概率之高,令人惊讶。“在

7、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丧从子”,从来从去,就是不从“自己”这一传统积习, 传承了几千年,深入灵魂与骨髓的影响,至今还潜移默化的呈现在两性关系里,有的女孩找男朋友很在乎对方的“忠诚度”, 结婚前对责任的“承诺”甚至超过了爱情本身。这些对“忠诚度”和“承诺”的要求,实在是感觉自己的“不够分量”,是“自我价值”不足的表征。人由于在成长过程里,没有培养出足够的自我价值感,因而在成年后,容易产生“托付心态”。在家托父母,在外托朋友,在单位托领导,在婚姻托配偶。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还差一点”,其实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对治“托付心态”的良药是,每

8、个人都具备了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有足够的能力选择过幸福快乐的生活。无法也无须依赖他人让自己成功快乐。我们只能暂时“借别人的肩膀靠一靠”,而不可长久的假手于人。因此,信任自己是良好的开端。   五、嫁个好丈夫 (理想化+幻想)所以,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