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强实力 县域经济大发展

多措并举强实力 县域经济大发展

ID:15438963

大小:5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3

多措并举强实力 县域经济大发展_第1页
多措并举强实力 县域经济大发展_第2页
多措并举强实力 县域经济大发展_第3页
多措并举强实力 县域经济大发展_第4页
多措并举强实力 县域经济大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措并举强实力 县域经济大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措并举强实力县域经济大发展官渡区发展和改革局官渡区是云南省会中心城市昆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杰地灵、优势突出。2011年,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围绕加快推进中国云南昆明面向泛亚地区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门户核心区、西部最大的小商品商贸物流聚集区、现代新昆明跨越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活力、潜力显著提高。一、2011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达549.23亿元,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3.8%;财政总收入突破80亿元、达83.55亿元,增长25.1%;其中,地方财

2、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达32.18亿元,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3.92亿元,增长3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8.05亿元,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899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598元,增长18.8%;(二)产业发展持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结构比调整为1.4:39:59.6。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26.97亿元,增长11.147%。积极推进空港经济区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官渡古镇、螺蛳湾国际商贸城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官渡古镇列入“全国特色旅游示范名镇”。市场繁荣,购销两

3、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05亿元,增长20.4%。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740.5亿元,增长7.9%;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546.4亿元,增长16.7%。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取得新进展,培育亿元楼宇2栋,新增总部经济企业户数2户,新增楼宇经济面积32.8万平方米。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4.42亿元,增长17.7%。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466.1亿元,增长17.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3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1亿元,增长16.6%。官渡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收储土地6075亩,完成工业固

4、定资产投资27.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25.81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26.62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69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5户。现代农业平稳发展。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4亿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国家、省、市龙头企业33家,做好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工作。完成滇池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4606亩。(三)空港建设全面提速。全力做好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建设转场服务保障,编制完成了空港中央商务区等4个片区控详规、8个专项规划及大板桥片区村庄规划。14完成机场一期10.959平方公里土地证办理及机场外部配套供水、供电、排洪等重点工程建设。新机场专用高速路(南段)建成通车,空港

5、1、3号路实现有条件通行。空港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主体竣工。空港经济区生活配套服务区公共配套项目规划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配合省、市部门编制完成《昆明综合保税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四)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加大对“调结构,转方式”的信贷支持力度、做好“民生金融”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把支持企业“走出去”作为2011年官渡区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重点:一是加强和改进“三农”金融服务,大力推进“一创两建”;二是探索建立征信宣传长效机制,努力打造“诚信官渡”;三是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四是积极支持重点企业和工程项目建设

6、。(五)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扎实推进市区一体化创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城市”胜利夺牌。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新植乔木33.48万株,新增城市绿地249.5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0%、44%;人均公共绿地达13.06平方米。全力做好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达标和档案迎检。筑牢创建“国家文明城市”14基础,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区创建检查,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村)4个。生态文明有效提升。持续开展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马料河、小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顺利推进,主要入滇池河道及支流沟渠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果进一步巩固。完成9

7、7个城中村、64个村庄污水收集处理工作,滇池面山绿化造林7091亩,完成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申报,9个村获第二批市级生态村命名。扎实开展“四环十七射”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善“棋盘式、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拆除临违建筑343.34万平方米。完善环境保护联动执法和长效监管机制,新建5.05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巩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工作成果,复测率达100%。狠抓节能降耗,审核验收清洁生产企业10户。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