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反思股改模式刻不容缓

刘纪鹏:反思股改模式刻不容缓

ID:15448516

大小:2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3

刘纪鹏:反思股改模式刻不容缓_第1页
刘纪鹏:反思股改模式刻不容缓_第2页
刘纪鹏:反思股改模式刻不容缓_第3页
刘纪鹏:反思股改模式刻不容缓_第4页
刘纪鹏:反思股改模式刻不容缓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纪鹏:反思股改模式刻不容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刘纪鹏:反思股改模式刻不容缓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金融界网站注:此为补发2005年11月9日新京报文章《刘纪鹏:反思股改模式刻不容缓》-----------------------------------------------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2、--感谢阅读-----------------------------------~8~-------------------------------------------------------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截至11月8日,推出股改方案的企业共234家(不含清华同方),其中送股类的企业为224家,比例达96%.在送股类的224家企业中,已完成股改的G股企业99家,其中97家跌破股改前价格,占98%,73家跌破自然除权价,占74%;已公布方案尚未实施送股的准G股

3、企业125家,方案推出后首次复牌的有95家,其中59家跌破停牌前价格,占62%.尤其要指出的是,11月3日共有15家送股企业公布送股方案后首次复牌,其中除1家在尾市拉起持平外,14家跌破停牌前价格,且平均跌幅达6.26%.而11月7日和8日两天,共有11家企业二次复牌转为G股,两日收盘价平均跌幅竟高达27.2%.  对大盘走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四年来,股市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是按市价减持国家股的政策,但我们按对价理论调整了这一政策后,股市依然不改颓势,原因究竟何在?对于这一问题,现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一是人们对股改信心不坚定,有关部门对股改不配合,导

4、致送股积极性不高,送股的股数不够所致。因此,在统一组织、分散决策中,尤其强调统一组织,借助行政之手加大送股力度。-----------------------------------------------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8~-------------------------------------------------------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二是单

5、一送股的股改模式与“锁一爬二”结合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必须走出“股改就是送股,对价就是兑股数,送股是惟一能让投资者得到实惠”的模式的误区。因此,在统一组织、分散决策中,注重分散决策,调动各方积极性,倡导不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保护股民利益、带动股价上涨的股改模式创新,不搞一刀切。  显然,值此股改关键时刻,到底以上述何种解释作为我们下一步推进股改的政策依据,彻底扭转大盘下跌的走势,至关重要。  单一送股与“锁一爬二”结合是G股下跌的主因-----------------------------------------------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6、-------感谢阅读-----------------------------------~8~-------------------------------------------------------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单一送股模式与对价股改理论不能自圆其说,导致人们思想认识不统一,行动配合不积极。这场改革的政策基础是对价理论,对价对的是未来非流通股可流通时保护股民利益不受伤害的承诺。由于未来还没有发生,因此对发生时的风险和损失,现在并无法衡量,两类股东看法也不

7、一致,在目前只进行了股改还没实施流通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多考虑的是未来非流通股进入市场流通后的大扩容造成股价下跌的冲击。此外,是否未来非流通股以何种价格实现可流通都会给股民带来损失?是否存在着一种可能性,即非流通股的可流通如果被限定在一个较高的可流通底价之上,就不会给股民带来损失。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这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因此,人们对“一刀切”送股的疑义导致行动不积极。-----------------------------------------------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