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

ID:15449249

大小:193.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8-03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_第1页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_第2页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_第3页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_第4页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胡加祥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关键词:中国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证分析  内容提要:自2001年加入WTO至今,中国正式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例共有13起,这在WTO受理的378起贸易争端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经济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从争端的起因看,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从解决的结果看,中国不仅检视了自己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WTO的规则,

2、同时也积累了在多边贸易体制下解决争端的经验,这些经历对于正在将自己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例自2001年加入WTO至今,中国正式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例共有13起,[1]其中作为申诉方参与的有2起,作为被诉方参与的有11起(详见表1),这些案例呈现出以下特点。  表1我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案例汇总[2]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3、  第一,涉及的成员相对集中。除了一起争端是由墨西哥对中国提起申诉之外,其余12起都发生在中国与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尤其是与美国的贸易纠纷最为频繁,共涉及8起。此外,别的成员向中国提出申诉的案件也都与中美贸易争端有关。[3]可以这么说,美国一直伴随着中国经历了所有上述贸易争端。  第二,争议领域相对集中,争议影响较大。中国作为被诉方的11起贸易争端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限制措施、出口退税、进口商品知识产权保护、进口出版物及视听产品的限制措施、金融信息透明度等问题,其中汽车零部件争端涉及美国、欧盟、[4]加

4、拿大等多个成员,出口退税争端涉及美国和墨西哥两个成员,金融信息透明度争端涉及美国、欧盟和加拿大三个成员。此外,涉及中国的贸易争端还有不少其它的世贸组织成员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中。[5]  第三,中国在WTO的出诉频率越来越高。中国入世后遭遇的第一起被诉案件发生在2004年,2005年全年没有涉及中国的贸易纠纷,但是从2006年起,中国屡遭其它成员的指控,其中2006年有3起,2007年有5起,2008年至今,已经有三个成员向中国发难。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第四,贸

5、易争端由双方协商解决转变为由第三方解决。2004年遭遇的第一起被诉案件是美国指控中国对进口集成电路产品征收增值税。当时,双方在磋商阶段就解决了彼此的纠纷,没有将争端提交第三方(评审团和上诉机构)解决。[6]但此后的被诉案件除了4起目前仍在磋商外,其余8起都在磋商未果后进入到第三方审理阶段。  第五,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经验不足,基本处于被动应诉的局面。在上述13起贸易争端中,中国主动提起申诉的只有2起,其中2002年的申诉(DS252号案件)还是与欧盟、日本等7个成员一起向WTO提起的;另一起申诉案件

6、(DS368号案件)目前仍停留在磋商阶段。事实上,中国还没有以申诉方的身份单独经历一次完整的争端解决程序。  虽然在WTO受理的378起贸易争端中,涉及中国的案例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是它们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自身原因包括国内的法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外部原因包括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WTO争端解决机制固有的缺陷。厘清这些贸易争端的形成原因以及寻找合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途径,对于正在将

7、自己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具体原因及其抗辩理由剖析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从表1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例可以看出,目前参与的案件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出口退税、减免税、知识产权保护及强制执行措施以及进口出版物和视听产品贸易权及分销等方面,其结果有的是中国提出上诉、有的是中国胜诉,还有的目前正在磋商之中,结果未卜。对这些争议的成因及其抗辩理由进行必要的分析,既是对失败教训的总结,又可对未审结案件提供新的抗辩思路。  1.有关汽车零

8、部件案的成因及其抗辩理由  汽车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增长幅度已连续多年超过GDP的增长幅度。[7]但是,与世界上一些汽车生产强国相比,中国汽车的国产化率不高。目前,中国生产的汽车大部分用的是别人的品牌,不少厂商就是通过进口散件,在中国组装后销售的,中国本地企业只提供少量的零部件。由于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比整车的进口关税低很多,[8]这就导致了一些汽车厂商以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名义大量进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