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

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

ID:15462469

大小:5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3

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_第1页
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_第2页
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_第3页
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_第4页
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宋代官私书目看小说观念的变迁基金项目:本文属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4SJD750018作者简介:凌郁之(1968-),男,安徽舒城人,苏州科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凌郁之(苏州科技大学苏州215011)内容提要:本文对存世宋代官私书目的小说类作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并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的小说类进行了合理的比较,切实地探察了宋代小说观念的发展概况。《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将志怪传奇之书归于小说类,确立了后世书目小说类的基本架构。《郡斋读书志

2、》和《直斋书录解题》等书目,反映了南宋书目家进一步釐清小说类畛域的努力,它们所体现的小说观念,较之《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又显示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从《崇文总目》到《直斋书录解题》,已经在主导倾向上形成了关于小说类的共识,尽管还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现象。关键词:宋代小说宋代书目小说观念.宋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传奇体小说的衰落,白话小说的繁荣,志怪小说的继续发展和笔记小说的大量滋生,在这些现象的背后,肯定存在着与宋人的小说观念相联系的因素。但宋代文人很少直接探讨小说理论问题,偶尔及之,如一些小说集的序跋,也仍然囿

3、于史家意识或道学眼光,而难以表达真实思想。而宋代官私书目如《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遂初堂书目》、《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中兴馆阁书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通志·艺文略》等,却为我们解剖分析宋人小说观念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本文即拟通过对这些官私书目的小说类(或称小说家类,为方便计,文中一律称之为小说类)的分析,切实地探察宋代小说观念发展演进的复杂情况。一、《崇文总目》与《新唐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下文简称《隋志》)关于“小说”的观点,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汉书·艺文志》的水平,仍然坚持“小说者

4、,街谈巷语之说也”;仍然拘牵于孔子曰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1]。把“列仙、列士、列女之传”及“风俗”、“郡国之书”、“鬼物奇怪之事”、“虚诞怪妄之说”等,都视作史部“杂传”类,认为“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2]。因此,《隋志》中《冥祥记》、《述异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都被安排在杂传类。8但在《崇文总目》中,志怪传奇小说可谓第一次被置于小说类,并占据了小说类的主导地位,从而根本地改变了《隋志》及此前书目小说类的面貌。如《酉阳杂俎》、《前定录》、《述异记》、《玄怪录》、《续玄怪录》、《宣室志》、《异闻集》

5、、《集异记》、裴鉶《传奇》、《补江总白猿传》、《离魂记》、《稽神录》等,几乎构成了《崇文总目》小说类的主体。《隋志》小说类所收之书,在《崇文总目》里,除了《世说》、《笑林》、《茶谱》、《花品》之类少数部分仍旧保留于小说类,其他基本上都被清理出该类了。尽管《崇文总目》小说类还有相当一部分笔记之书,但它似乎已注意到了小说与笔记之别。考小说类在是书原第二十七和二十八卷,而卷二十七多为笔记之书,卷二十八多为志怪传奇之书。同在小说类,而分别成卷,说明编者已觉察到了笔记与小说的性质差异,反映了编者的小说类别意识。这些认识和做法显然在欧阳修《

6、新唐书·艺文志》(下文简称《新唐志》)里得到了继承。《新唐志》小说类的突出之处,一如《崇文总目》,将《隋志》、《旧唐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本属于志怪传奇性质的书安排进小说类。这客观上反映了小说意识的增强和小说类畛域的趋于清晰。《新唐志》小说类尽管因继承发扬了《崇文总目》的积极做法[3],而表现出相对《隋志》小说类的巨大进步,但欧阳修总体上仍然是基于史官视角来作分类的。欧阳修《崇文总目叙释》小说类叙云:“书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又曰:‘询于刍荛。’是小说之不可废也。古者惧下情之壅于上闻,故每岁孟春以木铎徇于路,采其风谣而观之

7、,至于俚言巷语亦足取也。今特列而存之。”[4]在《新唐书·艺文志》叙论里,他仍然认为“传记、小说”“皆出于史官之流也”[5]。显然,这是从《隋志》及刘知几《史通·杂述》承传而来。此乃极为正统的典型的小说观,其特点是注重小说的可观政教的社会功能。作为文章道德一代宗师,欧阳修在《新唐书》这样的经世之作里,不可能为“小道”之“小说”表明有悖于传统的——如孔子、班固所言——立场的。可见,欧阳修《新唐志》小说类编纂的主观愿望,可能更多地着眼于史家眼光,为了史的纯粹性,把他认为不是“史”的“小说”从史部排除出去,而不是把他认为是“小说”的从

8、史部传记类分立出来。《新唐志》小说类的基本观念,仍是史家小说观,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因此导致了对唐代小说发展盛况的忽视,四卷《新唐志》竟然没有唐传奇的位置,小说类中几乎未收任何单篇唐传奇[6]。唯其如此,《新唐志》分判小说、传记(杂传)的意义似乎应该大打折扣。《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