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_儿科学

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_儿科学

ID:15462729

大小:10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3

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_儿科学_第1页
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_儿科学_第2页
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_儿科学_第3页
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_儿科学_第4页
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_儿科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_儿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儿科学(消化)课程教案课程名称儿科学教师及职称陈洁主任医师授课内容婴儿腹泻及液体疗法学时数3学时授课方式理论课上课学期2005-2006第三学期授课对象02级临床医学教学目的(教学大纲要求)1.熟悉腹泻的病因,其中掌握肠道感染因素;2.掌握毒素性肠炎、侵袭性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机制;3.掌握腹泻共同的临床表现、腹泻诊断、分类以及急性腹泻的治疗原则;4.熟悉小儿体液平衡特点;5.熟悉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的机制及其临床表现;6.掌握液体疗法。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双语教学用*注明)*(一)婴儿腹泻*

2、(二)液体疗法1、小儿体液平衡特点2、腹泻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其治疗70分钟20分钟45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引起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2.毒素性肠炎、侵袭性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机制;3.腹泻共同的临床表现、腹泻诊断、分类;4.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的机制及其临床表现;5.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难点腹泻的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表现及其诊疗的关系。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专业词汇要求Infantdiarrhea,Rotavirus,NorwalkvirusandNorwalk-likevirus,Enterop

3、athogenicEscherichiacoli,EnterotoxiogenicEscherichiacoli.,EnteroinvasiveEscherichiacoli,EnterohenorrheagenicEscherichiacoli.,EnteroadherentEscherichiacoli.,Campylobaterjejuni,Yersiniaenterocolitica,Cryptosporidium,enterotoxin,dehydration,,rehydration,electrolyt

4、e,hyponatraemia,dysentery,教具准备CAI课件复习思考题1.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2.毒素性肠炎的发病机制;3.男,10kg,诊断“重度等渗性脱水”,列出液体疗法的具体方案要求自学内容1.几种常见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2.慢性腹泻的治疗3.急性腹泻患儿的饮食治疗教材及参考书1.中文教材:《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七年制规划教材),薛辛东主编;2.英文教材:Nelson’sEssentialsofPediatrics(节选本)。教学网站网址www.softlab.zju.edu.

5、cn备注授课详细教案(具体教学过程)注解一、腹泻的病因有多种病因、多种因素所致,分内在因素、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三类。(一)内在因素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二)感染因素1.肠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病毒轮状病毒(HumanRotavirus)诺沃克病毒(Norwalkvirus)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其他:星状病毒(Astrovirus)杯状病毒(Calicivirus)冠状病毒(Coronavirus)细菌除法定传染病外大肠杆菌(Escherich

6、iaColi,E.Coli)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E.Coli,,简称EPEC)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nogenicE.Coli,简称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E.Coli,简称EIEC)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norrhagicE.Coli,简称EHEC)粘附性大肠杆菌(EnteroadhesiveE.Coli,简称EAEC)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c)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其

7、他: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变形杆菌(Proteus)绿脓杆菌(Pseudomonsaeruginosa)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aureus)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difficile)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lamblia)结肠小袋虫(BalantidiumColi)隐孢子虫(Cryptospodium)阿米巴原虫(Entamoebahiltolytic

8、a)2.肠道外感染(三)非感染因素主要为饮食因素、气候因素和过敏因素。二、发病机理及病理生理不同病因引起腹泻的机制不同,可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共同致病。(一)非感染因素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积滞于肠道上部,肠道内产生大量有机酸,使肠腔渗透压增强,引起腹泻。(二)感染因素病原微生物能否引起肠道感染,取决于宿主防御机能的强弱、感染量的大小以及微生物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