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天下共宝“中国白”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天下共宝“中国白”

ID:15464087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天下共宝“中国白”_第1页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天下共宝“中国白”_第2页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天下共宝“中国白”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天下共宝“中国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天下共宝“中国白” 天下共宝“中国白”(叶文程 林忠干2003.05.16)   如果说,福建的瓷业在宋元时代处于全面鼎盛的发展阶段,那么,到了明清时代则形成了以德化窑为中心的生产布局。宋元时代已经崭露头角的德化窑,明清时代进一步确立了福建瓷都的地位,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明代德化烧成的白瓷,陶瓷界命名作“建白”,被誉为“东方艺术的明珠”,在国际瓷坛上熠熠生辉。它何以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是因为德化陶工在瓷器胎釉和造型方面进行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和劳动。  明代德化白瓷原料,采自本地瓷矿,瓷石主要含石英和绢云母或

2、高岭石等矿物,含铁量低,是一种制作高质量白瓷的天然混合的矿物原料。  在瓷土加工方面,明代陶工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良传统,对炼泥工艺更加严格要求。明陈懋仁《泉南杂志》记载:“坯土产寺后山中,穴而伐之,绠而出之,碓极细滑,淘去石渣,飞澄数过,倾石井中以漉其水,乃砖埴为器,石为洪钧,足推而转之,薄则苦窳,厚则绽裂。”淘洗炼泥精细工致,匀称成型。  德化瓷釉,宋应星《天工开物》说用松毛水调泥浆,现代科学测定属于一种典型的钾——钙釉。其中乳白瓷胎的钾含量与釉的钾含量相近,有时甚至比釉更高一些,因此所生成的玻璃相是高的,故能透明如玉。据测定,其

3、烧成温度为摄氏一二七0度左右。  窑炉焙烧是最后一道工序。德化瓷器在宋代采用龙窑还原焰烧成,元代改造为分室龙窑,兼烧氧化焰。至明代,进一步改进为阶级窑,非常成功地掌握了氧化气氛的烧成技术。阶级窑的结构,是将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结合起来,分开间,有挡火墙及通火孔,有利于控制升温速度与保温时间,尤其适合于德化白瓷氧化钾含量高的特点,从而保证了瓷器的烧成品质,是当时较为先进的窑炉形式。  窑炉装烧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匣钵,一钵一器不易落入窑灰,器物外观干净。也有利用托座叠烧的,所以一些碗盏底足或内心,遗留泥钉间隔的疵点。烧成后的白瓷,胎骨细柔

4、坚致,俗称“糯米胎”,带有晶莹的光泽。釉水洁净匀厚与胎骨结合紧密浑然一体,呈色温润剔透素实雅观,器体在光线照耀下可映见指影;敲击时发出清悦悠扬的金属声。乳白釉色,仔细观察又分为两种情形。一种白中晕泛粉红,犹如婴孩肌肤般的鲜嫩,俗称“孩儿红”;一种白微闪黄,俗称“猪油白”。按照呈色深浅变化的微妙差异又被类比为“奶油白”、“象牙白”、“鸭绒白”、“葱根白”等。  这种优美的白瓷,凝聚了我国古代白瓷的优秀传统。    中国的白瓷,首先起源于北方地区,至唐代有南青北白之说。唐宋时代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已经出现了泛黄色的产品。宋元景德镇窑则以

5、白釉泛青称著,至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烧成了乳白色的甜白瓷器,在当时是很名贵的品种。所以,明清陶艺著述往往将德化白瓷与上述瓷窑媲比,或称“建之粉定”,或谓“类永、宣之甜白”。其实,德化白瓷较之定窑、景德镇窑,不但胎釉中的化学原素构成含量不同,而且外观上釉层更为纯净,色泽滋润明亮,工艺技术更臻成熟了,说它摘取了中国古代白瓷的桂冠。是当之无愧的。  这种优美的白瓷,又是中华民族崇尚玉器文化的智慧结晶。  《说文》:“玉,石之美有五行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

6、忮,洁之方也。”中华民族对玉器的推崇,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史前时期,先民们就细选玉料,琢制成装饰品。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祭祀、朝聘、礼仪大典,莫不以玉为必需品,玉升华为聪敏才智和美德的理想化人格的象征。孔子说:“夫玉者,君子可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粟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缀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秦汉以降,玉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上自天子,下至土庶,都以佩玉为尚。对玉的崇尚,促成生活使用的瓷器极力追求玉器的质感效果,在唐宋时

7、期出现鼎盛的局面。越窑青瓷有“似玉之瓯”,定窑“花瓷琢红玉”,耀州窑青瓷“精比琢玉”,景德镇青白瓷号称“假玉器”、“莹缜如玉”,龙泉窑青瓷自铭“玉出昆山”等等,不胜枚举。综观这些类玉之瓷,虽然工艺精湛颇具玉器的温润丰采,然而白瓷多嫌轻薄而缺乏玉器的凝重,青瓷或则胎骨灰粗与表面釉质迥异而少珠光内涵之气,难免留下美中不足的遗憾。德化白瓷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追求玉器质感的完美性发展为历史的颠峰。美妙的胎釉质感直逼玉器之“五德”,可谓淋漓尽致。  它的问世,引起艺坛的巨大反响,获得高度评价。国内鉴赏家称赞“似定器无开片,若乳白之

8、滑腻,宛如象牙光色,如绢细水莹厚”。日本学者认为它是“瓷器中的白眉”,“如果以客观而公平的态度给予评论的话,可以说是比白玉更为华丽。以陶土的技巧来说,更可号称中国古今独一无双的优秀作品”,“就是对陶瓷毫无欣赏水平的人,只要一见便可发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