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权对华战略转变及影响

安倍政权对华战略转变及影响

ID:15465176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安倍政权对华战略转变及影响_第1页
安倍政权对华战略转变及影响_第2页
安倍政权对华战略转变及影响_第3页
安倍政权对华战略转变及影响_第4页
安倍政权对华战略转变及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倍政权对华战略转变及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倍政权对华战略转变及影响2013-11-0714:51 来源: 东北亚学刊2013年第四期作者: 王珊字号:当前,无论普通民众还是专家学者很少有对中日关系持乐观态度者,敌对、冲突似乎成了对中日关系主流性的描述与概括。尤其自2012年底安倍第二次组阁以来,中日关系中的敌视与对抗成分大幅增加,与安倍第一次出任首相时的对华外交形成较大反差,强势外交成了安倍对华战略的总基调。对此,一些学者多从家族背景、个人政治色彩、价值观等角度对安倍对华战略进行定性分析,本文侧重从安倍对华战略的基本态势、转变背景等视角,具体分析安倍转变对华战略的各种因素,进而指出其战略的局限性

2、及负面影响。一、安倍对华战略的基本态势随着以安倍晋三为党首的自民党重新夺回政权,安倍政权对华战略再次受到世人关注。之所以如此,缘于7年前第一次安倍内阁时期他所开启的中日关系“破冰之旅”,为后来中日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时,安倍在组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访华,对于因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而陷入僵冷的中日关系来说,无疑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开创了战后日本外交的先例。此访不仅结束了中日首脑互访中断近5年的历史,而且中日双方还达成了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为中日第四份政治文件的签署奠定了基础。安倍的“破冰之旅”不仅在党内赢得称道,经济界也对安倍的举动

3、大加赞赏,美国也对安倍访华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其有着“非凡的战略感觉”[1]。如果说,2012年安倍为自民党重新夺回政权在选举之初所展现的对华强硬是基于选举考量,但就任首相后的政策主张则反映其对华战略的基本思路。与7年前相比,安倍外交不仅增加了“鹰派”色彩,而且,在对华关系上,由主动接触转向战略围堵,由弹性务实改为固执僵硬。这一战略态势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通过首次外交出访,试图编织对华包围网。起初,安倍将上台后的首次外交出访选定美国,希望借此彰显日美之间紧密的同盟关系,反衬与第一次安倍内阁外交的差别。实际上,美国对安倍上台后急于访美的意图很清楚,并没有按照安

4、倍设定的时间表确定两国的外交日程,而是婉然拒绝了日本的请求。从中也反映出美国在中日关系问题上的微妙立场,即美国不愿被动地充当日本对华战略的棋子,坚持按照自己的对华战略出牌。正是由于美国的“不配合”使安倍的外交首秀不得不选择东南亚。在安倍出访国家中,既有与中国在南海存在争端的越南,也有近年对华双边关系不断走近的泰国以及在南海问题上一直充当协调者角色的印尼。安倍选择上述三国显然是出于地缘政治思考,正如安倍所言:“在处理日中关系时,必须一边俯瞰世界地图一边思考战略”[2],并自诩为“战略性外交的开端”[3]。包括在安倍访美稍早之前的麻生太郎副首相访问缅甸,以及岸

5、田文雄外相访问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和澳大利亚等系列穿梭外交,这些无疑都是安倍实施对华围堵系列外交的重要步骤,旨在构建战略同盟。二是日美着手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联手应对中国。虽然有关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修订议题早在民主党政权末期就已经启动,野田内阁时曾派遣防卫省副大臣长岛昭久访美进行正式磋商,但随着民主党政权倒台,安倍政权很快接手这一事务。可以说,日美军事合作议题上,民主、自民两党政权表现出很大的政策协调性和连贯性。2012年1月16日,时任美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和国防部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部长利珀特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防卫相小野寺五典举行了

6、会谈,就如何应对由钓鱼岛争端所产生的中日对峙交换意见。翌日,日美两国政府又在防卫厅举行处长级防卫对话会议,就修改日美安保防卫合作指针和实施集团自卫权等议题寻求共识。据日媒体透露,日美安保防卫合作指针的主要修改内容,涉及钓鱼岛遭到攻击情况下的日美对应方针,以及日美共同军事行动中美军舰队遭到第三方攻击的情况下日本自卫队的护卫行动方针[4]。尽管最终完成该指针修订需要较长时间,但这足以表明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日美军事合作已正式纳入双方议事日程。三是修改前政要代表日本政府就历史问题发表的“谈话”,卸下“历史包袱”。由于安倍在第一次内阁时多次否定二战时日本强征慰安妇问题

7、,加之近来多次发表具有右倾色彩的言论,人们有理由担心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客观地说,近年来随着民主党执政,较好地约束了政界高层在历史问题的言行。安倍试图修改1993年以及1995年由河野洋平、村山富市代表日本官方场所发表的历史“谈话”,并拟定2015年重新发表一个有关历史问题的决议案。尽管安倍称其所要发表的决议案或所谓“谈话”主旨是面向未来,但其做法本身将冲击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河野、村山“谈话”的政治影响力,淡化以往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形成的共识。安倍重新翻弄历史牌,旨在聚拢右翼反华势力,增加对华外交筹码,目的无非是要摆脱战后束缚,改变日本与东亚国家

8、交往时的“跛足”局面,其后果无疑“是一个可耻的冲动”。[5]此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