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

异常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

ID:15481947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异常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_第1页
异常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_第2页
异常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_第3页
异常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_第4页
资源描述:

《异常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月份护理部应知应会内容一、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一)体温过高1.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低热:37.3~38.0℃中等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以上2.发热过程(1)体温上升期:病人主要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皮肤温度下降,严重者有寒战。体温上升有骤升和渐升两种方式。如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常伴有寒战称骤升,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疟疾等;如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无明显寒战称渐升,多见于伤寒等。(2)发热持续期:病人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

2、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3)退热期:病人表现为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降低。退热有骤退和渐退两种形式。骤退时由于体温急剧下降,大量出汗体液丧失,年老体弱和心血管病人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应严密观察并及时给予处理。渐退时体温逐渐下降,在2-3日内恢复正常水平,体温下降后疾病症状也随之消退。3.常见热型(1)稽留热:体温在39~40℃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

3、小时温差可达2℃以上,但都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严重化脓性感染。(3)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后又迅速降至正常,经过一天或数天间歇后体温又升高,高热期与无热期(间歇期)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性肾炎等。(4)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达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出现高热,如此规律地交替出现。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逐渐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6)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等。4.高热患者的护理(1)观察病情:高热病人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体温降至38.5℃(口腔温度)以下时,改为每日测量4次;体温降至正常水平3天后,改为每日1次。在测量体温的同时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及出汗等体征,如有异常应立即与医生联系。(2)促进散热、降低体温:发热持续期,应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及大动脉处用冰袋冷敷,或用乙醇擦浴等。必要时可给予药物降温,但须注意防止退热时大量出汗发生虚脱。采取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体温1次,做好记录与交班。

5、病人出现寒战时应该注意保暖。(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病人因呼吸加快,皮肤蒸发水分增多,体液大量丧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应摄入2500~3000ml的水。(4)补充营养: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并注意食物美味可口。(5)增进舒适、预防并发症:高热病人由于消耗多,进食少,体质较虚弱,故应卧床休息。发热病人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炎和粘膜溃疡,应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内感染。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和床单

6、,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着凉;对长期高热卧床的病人,应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6)加强心理护理:经常询问病人,关心了解其感受,耐心解释体温的变化,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缓解期焦虑、紧张的情绪。(二)体温过低指机体深部温度持续低于正常,体温在35℃以下者。体温过低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常常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1.症状与体征:表现为患者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冰冷、呼吸减慢、血压降低、脉搏细弱、心律不齐、感觉和反应迟钝,甚至昏迷。2.护理措施:(1)迅速将环境温度提高,保持室温在24~26℃.室内

7、避免有对流的冷空气。(2)给予热水袋热敷或电热毯加温,注意加温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血管扩张;加温时应注意防止烫伤。(3)加温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和其他病情变化。二、异常脉搏的评估与护理(一)脉率异常1.速脉: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100次/分钟。见于高热、大出血、贫血、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衰、休克、心肌炎等患者。正常人可有窦性心动过速,为一过性的生理现象。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2.缓脉: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60次/分钟。见于颅内压增高、病窦综

8、合症、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服用某些药物如地高辛、普尼拉明、利血平、普萘洛尔等。正常人可有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运动员。(二)脉律异常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即代偿性间歇),亦称过早搏动。如每隔一个或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过早搏动,前者称二联律,后者称三联律。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等病人。正常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兴奋、体位改变时偶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