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点看法(还没有整理的)

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点看法(还没有整理的)

ID:15485584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3

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点看法(还没有整理的)_第1页
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点看法(还没有整理的)_第2页
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点看法(还没有整理的)_第3页
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点看法(还没有整理的)_第4页
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点看法(还没有整理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点看法(还没有整理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点看法一,中国目前贫富差距的现状。  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5个亿下降到3200万,而与此同时,世界贫困人口却从8亿上升到13亿,两相对比,说明改革开放的成效是相当显著的。但是,当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国日益得到改善的同时,相对贫困却越来越明显。2001年3月份,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将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作为衡量贫富差距的标准,其中提到我国的基尼系数己达0.39,接近国际惯例认为的警戒线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1998年己上

2、升到0.34;中国人民大学通过社会调查,测算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为0.37;而世界银行的测算表明,1995年,全国平均的基尼系数为0.445;另据有关学者估算,1997年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己达到0.473。  基尼系数是1922年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用来反映不平均分配状态下差异程度的分析指标,主要用来考察贫富差异状况。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小干0.2时为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水平;0.4—0.6之间为不平均;0.6以上为高度不

3、平均,通常把0.4作为警戒线,基尼系数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财富分配是否均的重要指标。  而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了这一警戒线,考虑到最高收入阶层中有不少没有经过统计的灰色收入,很可能事实上已经超过。这个数字不但超过了不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已经超过最具有可比性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俄罗斯,波兰,捷克等国家。  根据2001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中国最贫困人口有7599万(除百分比率外数据省略小数点以后部分,下同),年人均收入为2350元,同时最高收入人群的收入1339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25和

4、13311元。两者比率已经接近6倍。  从改革开放后中国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呈现U型曲线,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在1978-1983年间从0.16下降到0.15,84年后开始扩大,90年到0.23,近期数字更攀升到0.4附近。   二,由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造成的收入不平等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代价。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倒U型假设(Inverse“U“shapedhypothesis),收入分配状况的长期变化趋势是一条倒U形曲线。目前看来,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处于倒U曲线的上

5、升部分。基尼系数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另外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地理状况,资源分布,经济基础状况极其不平衡,加上其他各方面因素,形成巨大的地域和行业差异是正常的。  但是,是不是因为其中有社会规律的合理成分我们就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认同这种危险的趋势而放任自流呢?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在基尼系数高得如此异乎寻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剖析这一社会问题的多方面,层次的原因。  我认为,与其他国家经历的相同时期相比,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一九

6、七六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一些思想开放的个体户,私营业主无不欣喜地发现,中国经济在经历文革的风吹雨打之后亟待恢复。国内大量商机在文革思想中被视为禁区,现在是把他们解放出来的时候了。于是,中国最先富起来的这一批人,在富营养化的投资创业环境重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并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现在中国的有产阶级的中坚力量。但是这些企业多半都有家族式管理,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等先天缺陷。这些企业除了有以上特征之外,由于规模所限,通常使用的是非常扁平的单线管理结构,即老板——工长——工人。没有或很少

7、有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而这些正是中产阶级的重要来源。工人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同质化程度高,报酬低的工作。老板和打工族收入差距悬殊。  与此相对应的,在中国的国有企业带有统得过死,政企不分,管理层缺乏管理艺术等弊病,没能够承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大潮的冲击,破产,亏损。连带地造成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按照民政部的界定,城市贫困人口是指:“企业破产后的失业人员、被解雇人员、亏损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破产企业和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以及下岗人员,收

8、入低,生活困难。加上一些离退休人员和无业人员形成了城市居民中新的贫困人口。根据劳动部统计,1996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达到500万人,城镇失业率为2.8%(目前数据不详)。  这种两种经济——社会模式在全国既有各自的典型分布地区,也有混合分布型的地区。前者典型主要分布在私营手工业,加工业发达的广东省。笔者在广东看到的情形是:城市街道上行走的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