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鸿”字的词语、成语及解释(或释义)

带“鸿”字的词语、成语及解释(或释义)

ID:15491895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带“鸿”字的词语、成语及解释(或释义)_第1页
带“鸿”字的词语、成语及解释(或释义)_第2页
带“鸿”字的词语、成语及解释(或释义)_第3页
带“鸿”字的词语、成语及解释(或释义)_第4页
带“鸿”字的词语、成语及解释(或释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鸿”字的词语、成语及解释(或释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带“鸿”字的词语1. 鸿裁hóngcái[greatstylesofliterature]指文章的鸿伟体制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文心雕龙·辨骚》2. 鸿沟hónggōu[widegap]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比喻界线分明不可逾越的鸿沟3. 鸿鹄hónghú[swan]即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4. 鸿鹄之志hónghúzhīzhì[highaspirations

2、;loftyambitions]鸿鹄就是天鹅,飞得很高,所以用来比喻志向的远大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5. 鸿毛hóngmáo[agoosefeather—somethingverylightorinsignificant]鸿雁的毛,比喻极轻6. 鸿门宴hóngményàn(1) [Hongmenbanquet]∶鸿门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大军入关进驻鸿门,准备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的调解,刘邦亲赴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设宴相待。宴会上,项羽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伺机刺杀

3、刘邦,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以掩护刘邦。后刘邦乘机入厕,逃回本营。后以之比喻不怀好意的宴请(2) [adinnerpartyintendedtokilltheguests]∶指加害客人的宴会7. 鸿篇巨制hóngpiān-jùzhì[amasterpiece]鸿、巨:大。谓篇幅很大的著作此年余之中,名人著述,鸿篇巨制,贡献于学界者。固自不少。——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8. 鸿儒hóngrú[greatConfucianscholar]博学的人。鸿,大。儒,读书有学问的人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

4、——唐·刘禹锡《陋室铭》9. 鸿图hóngtú[grandprospects;greatundertakings]伟大的基业。多指帝位而言。见“宏图”510. 鸿雁hóngyàn[swangoose]一种鸟(Ansercygnoides),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11. 鸿运hóngyùn[goodluck;greatblessing]大好的运气。见“红运”二、带“鸿”字的成语1、哀鸿满路:āihóngm

5、ǎnlù【简拼】:ahml【近义词】:哀鸿遍野。【反义词】:国泰民安。【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无家可归景象。【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出处】:清·洪昇《长生殿·收京》:“流离百室,哀鸿满路悲戚。”【例子】:一旦爆发战争就会出现~的局面。2、哀鸿遍野:āihóngbiànyě【简拼】:ahby【近义词】:啼饥号寒、饿蜉载道、民不聊生。【反义词】: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贬义,形容无家可归景象【解释】:哀鸿

6、: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例子】: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一片凄凉。3、哀鸿遍地:āihóngbiàndì【简拼】:ahbd【近义词】:哀鸿遍野。【反义词】:国泰民安。【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灾民很多。【解释】: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出处】:黄侃《水龙吟·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例子】:4、业峻鸿绩:yèjùnhóngjì【简拼】:yj

7、hj【近义词】:【反义词】:【用法】:5【解释】:功业高,成绩大。【出处】:【例子】:5、鸿业远图:hóngyèyuǎntú【简拼】:hyyt【近义词】:【反义词】:【用法】:【解释】:鸿:大。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出处】:【例子】:若国家不为体恤,不为保护,则小者无以觅蝇头微利,大者无以展~。(孙中山《上李鸿章书》)。6、判若鸿沟:pànruòhónggōu【简拼】:prhg【近义词】:【反义词】:【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解释】: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

8、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例子】:从此之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鲁迅《伪自由书·后记》)7、轻于鸿毛:qīngyúhóngmáo【简拼】:qyhm【近义词】: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反义词】:重于泰山、举足轻重。【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