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前置usb接线方法

台式电脑前置usb接线方法

ID:15497710

大小:1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台式电脑前置usb接线方法_第1页
台式电脑前置usb接线方法_第2页
台式电脑前置usb接线方法_第3页
台式电脑前置usb接线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台式电脑前置usb接线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台式电脑前置USB接线方法http://www.fpxdn.com来源:作者:时间:2011-02-03机箱前置USB线如何与主板进行连接,对于一些新手有一定难度,要知道一旦接线出错,轻则无法使用USB设备,重则烧毁USB设备或主板。一、机箱前置USB接线的定义:首先还是了解一下机箱上前置USB各个接线的定义。通常情况下,红线:电源正极(接线上的标识为:+5V或VCC)、白线:负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Port-)、绿线:正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Port+)、黑线:接地(标识为:GROUND或GND)。某些机箱厂商基于其本身的工艺设计要

2、求,信号线的颜色会与上面介绍的不尽相同,而且考虑到与主板接线的方便性、准确性、通用性,有的机箱厂商将USB线做到一个模块上。有的机箱厂商考虑到USB线与主板连接时的通用性,则将信号线进行分散并对每一根信号线作以标识,为了适应很多类型的USB接口(以下介绍)。但无论机箱的USB线如何定义,只要明白主板上前置USB接口的每一根针是如何定义的,就不会将USB线接错!二、主板USB针脚的定义:下面再来看一下主板上的USB针脚定义,虽然目前各品牌主板上扩展的USB针脚定义各不相同,但不外乎以下几大类型与接线方法:第一类:8针型:该类型的针脚是1999年以前生产的主板所用,不过

3、目前少数P4级(低档)主板也有采用这种类型的针脚。通常接线方法:将红线插入USB针脚1与针脚2,余下接线按Data-、Data+、GROUND顺序分别插入余下USB针脚(见图一),第二种接线方式是与第一组接线正好相反(见图二)。第二类:9针型:该类型的USB针脚多为最近新出的主板,多见于支持Pentium4或AthlonXP芯片组的主板,尤其是支持USB2.0的主板。该类型的USB针脚接线较为统一,可通用于大多数主板。第三类:10针型:采用该针脚类型的产品多为采用i815、i815E、i815EP、KT133等芯片组的主板,接法较前两种类型来说要乱得多,总结下来大致

4、有五种接法:一般来说针脚1就是第一组USB的电源正极,分辨针脚1方法就是看其主板上的标识,有的直接标"1"、有的则是黑色三角或用白粗线条表示。还有就是某些品牌的主板如果两个前置USB同时连接USB设备的话,会出现其中一个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这属于该主板的Bug,两个前置USB单独使用还是正常的。845主板前置USB接线方法一些英特尔?台式机主板有一个USB前面板接头,可再多接两个USB端口。通过使用前面板USB电缆,这些端口可以引到机箱的前面或后面。台式机主板上的接头可能被标为“前面板USB”或"FNTUSB"。注:错误连接USB电缆可能会导致外部端口不能正常工作,

5、造成对台式机主板或外部设备的损坏。我们推荐正确的连接。请利用下表中的针脚和信号名指示符来连接您的USB电缆和英特尔甛n台式机主板。前USB电缆/接头可从很多来源获得。英特尔公司不为前USB连接器制造USB电缆。表:前面板USB连接器注意:使用无屏蔽电缆连接USB端口接头的计算机系统可能不满足FCCB类标准,即使没有设备与电缆相连。请为全速设备使用满足标准的屏蔽电缆。■机箱前置音频接线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红线:MIC接入、白线或绿线:左右声道、黑线:接地,另外,有一根橙线或红线为MIC提供电源。机箱厂商为了使音频接线通用于各种音频接口的主板,将信号线分散设计并作以标识

6、,但这是极少数,大多数的音频线都做到了一个模块上,便于接线。 主板前置音频针的定义 第一类:10针型(其中一针空位),10针型中包含以下三种定义方式。 (其中图十二的音频定义方式极为少见,目前只有大众FR33E主板采用该种方式) 第二类:16针型(其中两针空位)   各个主板之间的接口可能存在差异,所以希望大家在安装前详细阅读主板的说明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