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运动障碍91011课件

肢体运动障碍91011课件

ID:15498737

大小:994.50 KB

页数:111页

时间:2018-08-03

肢体运动障碍91011课件_第1页
肢体运动障碍91011课件_第2页
肢体运动障碍91011课件_第3页
肢体运动障碍91011课件_第4页
肢体运动障碍91011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肢体运动障碍91011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针灸治疗第五节临床康复中常见症状的针灸治疗(一)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针灸康复治疗1.概述中枢性损伤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本质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包括因大脑皮质、内囊、小脑、脑干与脊髓部位损伤、病变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1)大脑皮质的运动功能与结构大脑皮质区域中与运动相关的主要有:初级运动区(又称第一次运动区M1),次级运动区(又称第二次运动区,包括辅助运动区、背侧前运动区、腹侧前运动区、前辅助运动区)、顶叶后皮质部和扣带回运动区。除初级运动区外,多数与运动有关联的区域是脑内信息来源的传入部位,其功能也各不相同,在不同状况发生和调节时,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方法也不同。(一)中枢性

2、运动功能障碍的针灸康复治疗大脑的解剖结构大脑的功能分区(2)上运动神经元病损后的病理改变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使运动系统失去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从而使一些原始的、被抑制的、皮层下中枢的运动反射释放,引起运动模式异常,而表现为肢体肌力、肌张力的不协调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分为功能单位损伤和传导通路损伤。(一)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针灸康复治疗功能单位损伤是指大脑皮质内具有某些特殊定位功能的灰质的损伤,主要包括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内的功能单位,其损伤原因多为颅脑外伤等。临床上除产生肢体功能障碍外,多伴还有情感、记忆力、定向力等认知功能障碍。传导通路损伤是指脑皮质内的功能单位与下段中枢联系的许多重要神经纤维的通

3、道的损伤,主要包括内囊、基底节等区域,多为脑血管病变引起,临床主要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多伴有言语障碍。(一)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针灸康复治疗2.康复评定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是中枢(脑)的部位发生病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硬瘫、肌张力增强、无明显肌萎缩、肌腱反射增强或亢进,同时伴随病理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运动功能评定—徒手肌力检查(MMT)、关节活动度(ROM)检查、步态分析(GA)、日常生活能力测定(ADL)等。常见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出现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的部位和程度。康复评定可分为主观的评定方法和客观的评定方法。(1)主观的评

4、定方法主观的评定方法依靠检查者徒手操作及观察来主观判断患者的情况。如:目前常用的主观评定方法有以下两大类Ashworth量表法(AshworthscaleforspasticityASS)及改良的Ashworth量表法(modifiedAshworthscale,MAS)等,上述方法分别蒋痉挛分为5个和6个级别使其评定定性转为定量。ASS和MAS均是徒手肌力痉挛检查法,用于评定四肢各肌群,操作简便,因此成为临床最常用的痉挛评定方法。但其量化是以关节的被动活动的感受到的阻力作为评定基础,因而评定的准确性收到一点影响,另外,评定时忽略了与痉挛关系密切的腱反射和阵挛,故临床使用不够满意。1)常用的肌

5、张力(痉挛)评定分级方法0无肌张力增加Ⅰ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的释放Ⅰ+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之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在ROM后的50%范围内均呈现最小的阻力Ⅱ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在ROM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Ⅲ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Ⅳ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阶段上肢手下肢评级1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Ⅰ2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仅有极细微屈曲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Ⅱ3可随意发起协(共)同运动可作钩状抓握,但不能伸指在坐和站位上,有髋、膝、踝协同性屈曲Ⅲ4出现脱

6、离协同运动的活动:肩0°肘屈90°下前臂旋前后;肘伸直肩可屈90°;手背可触及腰骶部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活动坐位屈膝90°以上,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能使踝背屈Ⅳ5出现相对独立的分离运动活动:肘伸直肩外展90°;肘伸直肩前屈30°-90°时前臂旋前和旋后;上肢上举过头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健腿站,病腿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膝下作踝背屈(重心落在健腿上)Ⅴ6运动协调近于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5s)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在站立位可使髋外展到超出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Ⅵ3)上田敏偏瘫

7、功能评价法:在Bur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法的基础上,上田敏将偏瘫功能评定分为12级,并进行了肢位、姿势、检查种类和检查动作的标准化判定,此法是一种半定量的方法。4)简化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评定法是在Burnnstrom评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偏瘫综合躯体功能的定量评定法,其内容包括上肢、下肢、平衡、四肢感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的评测,科学性比较强。(一)中枢性运动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