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入学不适应性研究及教育对策

小学入学不适应性研究及教育对策

ID:15498998

大小:14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03

小学入学不适应性研究及教育对策_第1页
小学入学不适应性研究及教育对策_第2页
小学入学不适应性研究及教育对策_第3页
小学入学不适应性研究及教育对策_第4页
小学入学不适应性研究及教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入学不适应性研究及教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成绩学年论文题目小学入学不适性研究与教育对策姓名何柏梅学号0905402041专业年级09级小教2班指导教师张琪192011年6月13日小学入学不适性研究与教育对策摘要对于刚入小学的儿童,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生活,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生活,因此,增强小学生的入学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小学生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关键词小学生;入学;不适应性;教育对策前言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过渡期,对于孩子是否适应新的群体,家长、学校给予重视

2、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仅仅是物质上的重视,是不够的。从种种迹象来看,仅仅是简单的物质准备远远不能满足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要求。孩子更需要的是生理、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使他们能顺利地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来引导和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作为教育系的一名学生,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19进入小学后,儿童就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研究小学入学适应性问题,旨在引起幼儿园、家长和低年级教师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足够重视,创造条件以至于使孩子在走进小学校园之始,能尽快接受新环境,融入新群体,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孩子今后一生的

3、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小学生入学不适应性存在的问题 (一)对环境的不适应入学前的儿童的生活是“以玩为主”,而且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心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被游戏活动占据;入学后的儿童的生活是“以学为主”,学习活动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儿童生活的一大转变。对儿童来说,学校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一切都是陌生的。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作息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多数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第一次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要自己照料自己日常生活,很自然地会产生孤独、无助、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

4、情绪。  (二)学习技能欠缺19  部分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听老师讲课、没有基本的阅读能力、没有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不会学习的学生。他们无论在听讲、做作业、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应考等方面总是不能得心应手,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效果,这些儿童在起点上的差距将被逐渐扩大,比其他人更可能发展成为学校中的学业落后者或问题儿童。这类学生由于没有良好愉快的学习经历,对学习没有兴趣,对未知领域没有好奇心,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学习质量。  (三)生理和心理状态不良  部分学生在学校

5、生活学习不如意,心理压力大,他们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家长教师通常也不能关注这些学生的真实感受,不给表达的机会,时间一长,这些学生的心理困扰会躯体化,感到体力不支、头昏脑涨、精力不足、思维迟钝等,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体水平较低,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也有一些儿童本身体质欠佳,再加上学习负担重,休息不充足,确实出现身体问题。  (四)人际关系有障碍  儿童入学后,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将成为他们学校生活的主要人际环境,但由于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中心状态,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很多儿童没有谦让、合作的意识,他们不善于与小伙伴商量,造

6、成人际关系紧张,很不利于儿童的社会性的发展。  二、小学生入学不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愿望19  1.把智力开发与提早进行读写算混为一谈。现在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为大众所知,然而有人把早期智力开发的功能鼓吹到大变活人的程度,许多家长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都要求孩子学习拼音、汉字、英语、计算等知识,参加各种艺术训练班,家长与孩子一道忙得不亦乐乎。但研究表明,如果学习压力过重,幼儿的大脑会不堪重负,精神也会委靡不振,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还有的学者报告,在催早熟的领域恰

7、恰会导致较为低下的发展水平,而且会使整体的发展发生紊乱。结果,孩子在不适当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对学习的被动和无奈态度。  2.家长包办一切,孩子生活能力得不到锻炼。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出门怕宝宝走路危险,父母抱着或用车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比如幼儿园请家长一起观看孩子比赛系鞋带,可有些家长一面对孩子说“这很容易”,一面就替孩子把鞋带给系起来了。这种包办代替的结果: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溺爱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即是如小孩子喜欢小动物那样,爱不释手地把它抓在手里,揣在怀中,捏得紧紧的,塞得饱

8、饱的,它们不会因饥饿寒冷而死,却会因太多的爱抚而窒息。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