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风照明课程设计

隧道通风照明课程设计

ID:15504054

大小:144.5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03

隧道通风照明课程设计_第1页
隧道通风照明课程设计_第2页
隧道通风照明课程设计_第3页
隧道通风照明课程设计_第4页
隧道通风照明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通风照明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隧道工程课程设计题目三车道公路隧道规划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12月12日至12月16日共1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主任)(签字)2016年12月16日目录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2工程概况1.3隧道工程地质概况第2章隧道总体设计2.1纵断面设计2.2横断面设计2.3隧道设置形式设计第3章隧道主体结构构造设计3.1洞门设计3.2衬砌设计第4章隧道通风设计4.1通风方式的确定4.2需风量计算4.2.1CO排放量计算4.2.2稀释CO的需风量4.2.3烟雾排放量计算4.2.4稀释烟雾的需风量4.2.5稀释空气内异味的

2、需风量4.2.6考虑火灾时排烟的需风量4.3通风计算4.3.1计算条件4.3.2隧道内所需升压力4.3.3通风机所需台数4.3.4风机布置第5章隧道照明设计5.1洞外接近段照明5.2洞内照明5.3照明计算5.3.1中间段照明计算5.3.2入口段照明计算5.3.3过渡段照明计算5.3.4出口段照明计算参考文献图纸部分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1.1主要技术标准(1)隧道按规定的远期交通量设计,采用分离式单向行驶三车道隧道。(2)隧道设计车速,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100km/h设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100km/h设计。1

3、.1.2主要设计标准规范(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2)《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7)隧道围岩级别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1.2工程概况隧道位于鄂西南褶皱山区,为分离式单向行驶三车道隧道(上下行分离)。隧道左洞桩号:ZK253+182~ZK255+350,长216

4、8m。右洞桩号:YK253+162~YK255+375,长2213m。设计标高为:进洞口为1120m,出洞口为:1185m。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设计速度:100km/h设计交通量为:2800辆/h。交通量组成为:汽油车:小型客车:31%,小型货车:20%,中型货车:15%柴油车:中型客车:9%,大型客车:18%,大型货车:7%1.3隧道工程地质概况隧道地处鄂西南褶皱山区。总体上地势陡峻,冲沟发育,为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地貌景观。构造剥蚀碎屑岩区属峰丛峡谷低中山地貌,地面标高高程1030~1570m,相对高程100-500m,地形起伏大,冲沟

5、发育,地形陡峻,山顶呈浑圆状,自然坡度多在25°~60°左右,山脉沿北东走向延伸,山上植被发育较好;山坡较缓,局部陡峻,坡角一般15°~40°,冲沟不甚发育,洼地宽阔平缓。隧道处于白果背斜的北西翼、金子山复向斜南东翼,呈现单斜构造特征,依次出露志留系至三迭系地层,地层倾向310°~330°,进口段倾角为30°~40°,出口段倾角变缓,约8°~10°。断裂构造不发育。碎屑岩中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裂隙,走向分别为300~340°及220~250°,呈闭合状。左洞桩号及地质情况:里程桩号围岩级别长度(m)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ZK253+182~ZK25

6、3+200Ⅴ18龙马溪组(S1l)强-弱风化页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裂隙发育,岩石破碎。Vp=0.8~1.8Km/s,轻度渗水ZK253+200~ZK253+500Ⅳ300龙马溪组(S1l)灰绿、黄绿色弱风化页岩夹泥质粉砂岩,裂隙发育,Vp=2.0~2.5Km/s。轻度渗水ZK253+500~ZK254+000Ⅲ500龙马溪组(S1l)灰绿、黄绿色弱风化页岩夹泥质粉砂岩,岩石节理裂隙不发育,Vp=3.2~3.8Km/s。硐室干燥ZK254+000~ZK254+270Ⅳ270龙马溪组(S1l)灰绿、黄绿色弱风化页岩夹泥质粉砂岩,裂隙发育,

7、Vp=3.2~3.8Km/s。轻度渗水ZK254+270~ZK254+560Ⅲ290罗惹坪组(S1l)灰绿、黄绿色弱风化页岩夹泥质粉砂岩,岩石节理裂隙不发育,Vp=2.8~4.0Km/s。硐室干燥ZK254+560~ZK254+730Ⅳ170罗惹坪组(S1l)灰绿、黄绿色弱风化页岩夹泥质粉砂岩,岩石节理裂隙发育,Vp=3.2~3.8Km/s。轻度渗水ZK254+730~ZK255+160Ⅲ430志留系纱帽组页岩、粉砂岩,岩石节理裂隙不发育,Vp=3.4~4.0Km/s。硐室干燥ZK255+160~ZK255+350Ⅳ190大冶组第三段(T1d

8、3)薄层夹中厚层细晶~微晶灰岩。轻度渗水右洞桩号及地质情况:里程桩号围岩级别长度(m)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YK253+162~YK253+190Ⅴ28龙马溪组(S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