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谷31最佳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1

冀谷31最佳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1

ID:15511026

大小:1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3

冀谷31最佳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1_第1页
冀谷31最佳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1_第2页
冀谷31最佳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1_第3页
冀谷31最佳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1_第4页
冀谷31最佳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1_第5页
资源描述:

《冀谷31最佳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冀谷31最佳密度与施肥量试验研究延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刘志霞摘要:为了探明谷子适宜氮量和种植密度,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以冀谷31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施氮水平(0、15和30kg/667m2)和4个播种密度(3、3.5、4和4.5万株/667m2),研究了氮密互作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和氮肥对产量影响显著,但两者间没有明显的互作效应。综合考虑产量和氮素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组合A2B3(尿素15公斤+密度4万/亩)亩产可达439.7公斤,为比较适宜密度

2、和氮肥水平。说明在谷子高产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充分利用氮密互作效应,在提高氮素利用率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子粒产量。关键词:谷子密度施肥量互作效应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冀谷311.2试验方法1.2.1试验设计密度设置为3、3.5、4、4.5万株/亩,4个处理,施肥量(拔节期施尿素)设置0、15、30公斤/亩,3个处理。共12个处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36个小区。每小区15米2,试验面积共540米2;记载播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产量及相关

3、数据等;各处理内1米2进行产量测定。注:1代表追肥0公斤/亩,密度3.0万株/亩:2代表追肥0公斤/亩,密度3.5万株/亩:3代表追肥0公斤/亩,密度4.0万株/亩:4代表追肥0公斤/亩,密度4.5万株/亩:5代表追肥15公斤/亩,密度3.0万株/亩:6代表追肥15公斤/亩,密度3.5万株/亩:7代表追肥15公斤/亩,密度4.0万株/亩:8代表追肥15公斤/亩,密度4.5万株/亩:9代表追肥30公斤/亩,密度3.0万株/亩:10代表追肥30公斤/亩,密度3.5万株/亩:11代表追肥30公斤/亩,密

4、度4.0万/亩:12代表追肥30公斤/亩,密度4.5万株/亩。1.2.2试验地点延庆县八达岭镇帮水峪村。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前茬作物大豆。1.2.3田间管理措施:播种:5月13日;中耕除草:结合定苗6月14日、8月6—10日中耕除草共二次施肥:(1)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密度和氮肥处理对农艺性状影响从表1和图1、2、3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密度和肥料与株高正相关,但在不同处理下变化幅度有差异,穗长变化与肥料正相关与密度负相关,穗粗随着密度增加变细,随肥料增加变粗,但过量施肥却相反。表1不同密度和氮肥处

5、理的农艺性状处理株高穗长穗粗A1B114824.32.83A1B2148233.1A1B315320.353.1A1B415220.42.36A2B115527.33.2A2B215528.83A2B3156262.75A2B4158252.75A3B115425.23.07A3B215624.13.03A3B315724.72.97A3B4160252.3图1不同密度和肥料处理下株高情况图2不同处理下穗长的变化图3不同处理下穗粗的变化2.2不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测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产量水平下,

6、随着追施氮肥量增加产量逐渐增加。多重比较表明高肥力处理(B3)与不追肥处理(B1)差异显著,但和本处理的中等肥力(B2)差异不显著,方差分析也表明肥料处理差异不显著,同时从模拟曲线来看,Y=-0.1854X2+1.2822x+6.64R2=1。从理论上讲本实验可能肥力设置没有达到最高或者由于地力水平原因导致该结果,也可能由于谷子对氮肥并不敏感。但从求出最佳理论施肥量为51.9公斤时最高产量为8.85公斤来看,与本实验设置高肥力水平产量差异很小,过量追施尿素已经对产量影响很小。图4不同施肥量下地产量

7、表2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影响的多重比较处理均值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A38.8192aAA28.4642abAA17.7383bA2.3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差异达极显著(P=0.0028<0.01)(表3,4),4万株/亩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中等密度3.5万株/亩和高密度4.5万株/亩差异不显著。表明在一定产量水平下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提高,当密度增加到一定量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密度产量反而降低。表3谷子密度产量及多重比较处理Ⅰ(kg)Ⅱ(kg)Ⅲ(kg)平均(kg)折合

8、亩产(kg/亩)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B39.3510.39.19.58426.19aAB28.188.638.338.38372.44bABB48.098.348.328.25367.00bcABB17.177.2977.15317.89cB图5不同密度下产量变化趋势及产量回归方程拟合曲线图以密度(X,万株/亩)为自变量,产量(y,kg)为因变量,建立一元二次回归方程。解该方程求得回归方程为:Y=-0.6394X2+3.6494x+4.01R=0.8931以此回归方程拟合的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