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

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

ID:15528051

大小:68.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8-03

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_第1页
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_第2页
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_第3页
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_第4页
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洪雅县县城规划设计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O四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1第二章规划背景5第三章规划依据、期限和重点10第四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11第五章县域经济与城镇体系规划15第六章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39第七章用地选择、城市远景发展及规划区范围42第八章县城总体布局规划47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4第十章城市风貌景观规划59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64第十二章城市管线工程规划67第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76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78第十五章旧区改建规划81第

2、十六章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82第十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83第十八章强制性内容规定85第十九章土地使用控制管理规划86第二十章规划管理措施及实施建议87第一章基本概况一、县域概况(一)历史沿革洪雅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青衣江畔,从事简单的劳动,从夏商到北周初洪雅县分属不同的相邻县份。至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始置洪雅县,治地在丹棱县城厢镇,置洪川镇为洪雅镇,属嘉州所辖之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洪雅县治所为丹棱县,洪雅镇置洪雅县,属眉山郡辖。以后随历代变革,南宋庆元十三年

3、(公元1283年)洪雅并入夹江县,治所在夹江县城关,所属未变。明城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夹洪分置,复设洪雅县,至今治所不变。解放后洪雅县原为四川省乐山市辖县,1997年7月29日划属眉山地区现为眉山市辖县,辖11镇15乡265个村。总人口34.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86万。(二)地理概况1.位置和面积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理位置跨东经102°49′—103°32′,北纬29°24′—30°00′。东北与夹江县、丹棱县接壤,东南与峨眉山市、金口河区毗邻,西南与荥经县、汉源县交界,西北与雅安

4、市、名山县相连。南北相距64公里,北宽43公里,南宽46公里。中狭仅15公里,形如哑铃,斜置于峨眉山、大相岭和总岗山之间。全县幅员面积1930.54平方公里(1994年土地资源详查数据),折合为292.3万亩,其中耕地23987ha,林地133117.27ha,牧草地182.27ha。2.经济地理区位洪雅县地处四川省中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经济圈和川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眉山、乐山和雅安三角中心,北距成都市110公里,东到眉山市50公里,东南至乐山57公里,西距雅安60公里,处于上述4个大

5、中城市或地级市的中心地带,交通时距均在2小时之内,便于接受其吸引辐射和区域带动:西北侧有成雅高速公路,东侧有成乐高速公路、成昆铁路擦过,川西环线省道106线从县城起始,省道305公路从县域中部穿越,交通比便较方。从旅游区位看,洪雅县城处于成都优先旅游发展区和川南优先旅游发展区之间,川西南旅游环线上,位于雅安、乐山、峨嵋、成都的中心地带,可构成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碧峰峡、槽渔滩、瓦屋山、峨眉山、乐山大佛的国际旅游黄金干线,发展旅游的区位条件良好。3.自然环境洪雅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

6、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夏不酷热,冬无严寒,少霜雪,春季气候回春早,但多寒潮和低温多绵雨,降温快,四季宜耕。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304天,年日照1080小时以上,年均降雨量1493.8毫米。适宜多种林竹和农作物生长及养殖业发展。洪雅境内河流纵横,有大小河流330条。水能资源丰富,全县已有大小电站101座,装机容量43.7万千瓦,1983年列为全国—百个电气试点县。森林、水能、矿产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建设基础较好,有发展资源转化型工业的有利条件;洪雅县旅游资源丰富,县内有珍贵植物桫椤、珙桐、

7、银杏、红豆木、珍贵动物有大熊猫、羚牛、小熊猫、红腹角雉等。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瓦屋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槽渔滩,还有玉屏山、汉王湖等风景区和众多的省市级文物。洪雅县地形地貌多样,河流水系发达,土壤植被较好,气候条件较为适应,生态环境破坏较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林业和水资源丰富,交通比较发达,大农业发展已有较好基础,是全国效益型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种植业较发达,粮食产量高,林业植树造林面积大,成材林比重高,畜牧业饲料来源广,副业资源充足,渔业水质好,水域广阔,资源丰富。(三)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经过十来年

8、的发展,洪雅已形成了工业以水电为主,农业以奶业为主,服务业以旅游为主的产业布局,并配套发展了高耗能加工、矿产开发、精密仪器部件毛胚加工、化工建材等为重点的关联工业,以奶业、中药材、茶叶、大米、笋竹等为重点的关联农业,以交通、通讯、餐饮娱乐等为重点的关联服务业。生态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使全县逐渐跳出单纯种养的“二元结构”,形成以种植为基础,不断拓展壮大养殖业、加工业、销售业、服务业等领域,产业链条由基础农业延伸到加工业、服务业,由原材料延伸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