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理财专户争抢私募饭碗

基金理财专户争抢私募饭碗

ID:15534838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3

基金理财专户争抢私募饭碗_第1页
基金理财专户争抢私募饭碗_第2页
基金理财专户争抢私募饭碗_第3页
基金理财专户争抢私募饭碗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金理财专户争抢私募饭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基金理财专户争抢私募饭碗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袁峰  私募基金一直因门槛高、信息披露少而不为人知,但自从公募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6月1日正式启动后,因与私募操作方式、报酬提取和投资方向极为相似的特点而备受业内外关注。但是,由于

2、行情过热,基金专户理财操作实施细则迟迟未有出台。基金和银行人士透露,预计首只产品最快10月才能面世,投资者预订的电话已络绎不绝。-----------------------------------------------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3、--------------  业内人士指出,专户理财“一对一”的门槛最低为5000万,而“一对多”专户理财其实是将这5000万分割成不同的投资主体,资金量相对匮乏的个人投资者只要凑足100万也可以参与。因此,投资者可以与兄弟姐妹或亲朋好友的共同“打包”成一个专户,享受类似于“私募”的待遇。  最快10月份见分晓  尽管“一对多”基金专户理财的实施细则一直未出,但市场追捧的热情却一直高涨。记者昨日从四大国有银行相关人士获悉,由于首只基金专户产品大多会选择客户资源雄厚的银行发行,因此不少基金公司都已与银行提前接洽,已有一些具体合作意向,只待细

4、则出台。广州某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按照目前的行情发展,带有明显政策意图的专户理财最快10月份才能正式启动。-----------------------------------------------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5、--  有银行人士透露,由于门槛已大为降低,客户认购的热情高涨,每天电话几乎爆满,因此银行采取了针对私人银行客户或贵宾客户预订的方式。有银行甚至考虑以抽签的形势来决定认购的中签者,因为如果以认购额多少或预订时间先后来决定认购者,都有失公平,恐会引起社会争议。对此,基金分析人士指出,其实投资者不必过于抢购,因为专户理财不只有一个产品,等首个产品募集完成后,基金公司还会发起第二个、第三个,因此认购机会还是较多,不必过于着急。  “一对多”争抢私募饭碗-----------------------------------------------最

6、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业内人士认为,“一对多”的出现,不论是对阳光私募,还是对同根所生的公募都有冲击。可以想见,原来公募的一些高端个人客户,对公募“一对多”会有较大的兴趣,私募投资人中也会有人因为“一对多”有公募基

7、金公司相对规范庞大的平台而加以考虑。不过,如同公募基金已发生和私募基金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业绩说话。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市场总监张茹表示,在目标客户群上,随着“一对多”专户的开闸,在百万级别的理财市场上,公募与私募将展开直接竞争。虽然产品尚未开始运行,公募“一对多”已开始紧锣密鼓地与银行联系,开始销售推广活动,而私募凭借在2008年对下行亏损的控制,也获得了部分银行的认可。未来在产品业绩、销售推广等各方面,“一对多”与“私募”之争将成为常态。>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8、---------------------------------------------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