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花儿”中认知隐喻研究

宁夏六盘山“花儿”中认知隐喻研究

ID:15542743

大小:22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3

宁夏六盘山“花儿”中认知隐喻研究_第1页
宁夏六盘山“花儿”中认知隐喻研究_第2页
宁夏六盘山“花儿”中认知隐喻研究_第3页
宁夏六盘山“花儿”中认知隐喻研究_第4页
宁夏六盘山“花儿”中认知隐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夏六盘山“花儿”中认知隐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宁夏六盘山“花儿”中认知隐喻研究-大学语文论文宁夏六盘山“花儿”中认知隐喻研究摘要:宁夏六盘山“花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借鉴Charteris-Black的隐喻批评分析方法,分析了“花儿”中的隐喻体系,并探究了隐喻在“花儿”唱词中的特点和功能。研究发现:(1)“花儿”中隐喻始源域表现形式多样化,且具有地方特色和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2)“花儿”中隐喻有“单喻”和“双喻”两种形式,反映了“花儿”中爱情的初识、赞慕、初恋、热恋、相思、成婚和离别等阶段;(3)隐喻使得“花儿”唱词具体化、形象化和诗性化,韵味十足、耐人寻味。

2、关键词:宁夏六盘山“花儿”认知隐喻隐喻批评分析法一、引言“花儿”是广泛流传于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一带的民间歌曲。“花儿”最初是在民间口头流传的一种形式,被收集整理后,才有文字的记载。因此可以说“花儿”是一种普通的口头文字。从创作主体来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体裁,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特征。“花儿”是主要以听觉为感的语言艺术。这对于识字不多的成年人来说,无疑是适合他们听、赏、念和唱的文字作品了。“花儿”非常注重音韵的谐美、动听。内容浅显,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节奏明快,音韵响亮。在五彩纷呈的“花儿”中,宁夏六盘山“花儿”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流派。

3、2004年,宁夏六盘山“花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2009年,与河湟花儿、洮岷花儿一起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Lakoff和Johnson于1978年发表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weliveby)以来,隐喻不再是一种单一的修辞手段,它是根植于人类思维中的一种认知工具;隐喻不是语言问题,而是思维认知问题。庞大的“隐喻帝国”蓝图由此被勾勒,学术界也随之掀起了一股“隐喻狂热”之风。国内学者将隐喻概念广泛地运用于分析文学作品、政治和经济学著作等各种不同文体中的语言现象。研究地方民俗民歌者则大多从隐喻的修辞手

4、段上入手,但似乎还未有学者从概念隐喻理论角度出发研究地方民俗民歌。本文拟以徐兴亚先生所编《六盘山花儿两千首》为研究语料,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花儿”唱词,以期发现“花儿”唱词中的隐喻体系,并探究认知隐喻在“花儿”唱词中的特点和功能。二、理论框架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长期以来,隐喻是语言学界研究热点之一。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亚里士多德的比较论、Quintillian的替代论、Richard和Black的语义学研究、Searle和Grice的语用学研究等阶段之后,以Lakoff为首的认知学派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从此,隐喻研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隐喻不再是单

5、一的修辞手段,它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它由始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隐射建立[1]。始源域与目标域相比较而言,始源域比较具体,目标域比较抽象,二者的结合由我们的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促成[2]。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2]。比如;“时间就是金钱”,用具体的、可触摸的、有形的“金钱”去理解抽象的、不可触摸的和无形的“时间”。隐喻概念的提出依据Lakoff等人所倡导的体验哲学,它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总是以本体经验为基础。人类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躯体和客观世界的互动形成了作为基本概念结构和

6、认知结构的各种意向图式。隐喻的过程就是“以己度人”的过程,就是“我”与“世界”在体验式对话中交融的过程,就是客观世界主观化的过程。以“LOVEISAJOURNEY”为例,这个概念隐喻的始源域为“Journey”,目标域为“Love”。“Love”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们通常难以理解,“Journey”比较具体,人们比较熟知,人们往往借助自己所熟知的概念或事物去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或事物。这一理解过程通常通过跨域隐射的形式建立。“LOVEISAJOURNEY”这一概念隐喻的具体投射过程见图1。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语料介绍本文主要借鉴Charteris-Black(2004)

7、提出的隐喻批评分析方法(Criticalmetaphoranalysis)进行语料分析。Charteris-Black认为隐喻批评分析方法有三个步骤:识别(identification)、理解(interpretation)和阐释(explanation)[5](P36)。隐喻识别主要依靠语料的研读,从中寻找承载隐喻的关键词和表达,并在具体语境中对其使用是否涉及隐喻做出判断;隐喻理解即在隐喻的语言表现形式和其认知、语用功能之间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隐喻表达背后的概念隐喻[5](P37);隐喻阐释即通过理清隐喻的制造者及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来解读隐喻如何承载并帮助

8、塑造意识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