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马克思与罗尔斯的正义观之比较的论文

简论马克思与罗尔斯的正义观之比较的论文

ID:15557446

大小:3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4

简论马克思与罗尔斯的正义观之比较的论文_第1页
简论马克思与罗尔斯的正义观之比较的论文_第2页
简论马克思与罗尔斯的正义观之比较的论文_第3页
简论马克思与罗尔斯的正义观之比较的论文_第4页
简论马克思与罗尔斯的正义观之比较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马克思与罗尔斯的正义观之比较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论马克思与罗尔斯的正义观之比较的论文 摘要:罗尔斯和马克思分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正义论的典型代表人物,二者的正义观的区别在于:一是在正义的逻辑起点上,前者立足于原初状态中的“抽象的人”,后者则立足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二是在正义问题上,前者认为正义问题主要是政治领域的自由和平等以及分配领域的正义,后者则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政治领域的自由和平等是很难实现的,正义问题应放在经济领域中去考察,主要是生产资料的占有正义和分配正义;三是在正义的实现途径上,前者企图在不改变私有制的前提下,通过领域划分和社会

2、制度的调节来实现,后者则秉承历史和发展的观点,认为消灭私有制和消除不合理的社会分工是解决正义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罗尔斯;正义观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对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促进社会进步以及实现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代社会,由于正义问题的突显,正义不仅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而且存在着众多歧见。本文选取以罗尔斯(johnrawls)为首的新自由主义正义观和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正义观,对之进行比较,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正义的逻

3、辑起点、正义问题的实质以及实现途径,从而较为准确地分析和解决当前社会中的正义问题。    一、正义的逻辑起点    西方近代正义观大部分是建立在近代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法学说基础之上的。这种正义观在本质上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这种形而上学的正义观在理论上表现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二是把人作为抽象的、孤立的人去对待,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构建正义观念。WWw.11665.COm  现代自由主义者罗尔斯的正义观是建立在他的“新契约论”基础之上的。罗尔斯认为,尽管近代社会契约论起源于形而上

4、学的自然法则,但有其“合理”内核。因而他对正义理论的预设依然是一种超然的“原初状态”(theoriginalposition)。所谓原初状态,按照罗尔斯的表述,是“一种其间所达成的任何契约都是公平的状态,一种各方在其中都是作为道德人的平等代表、选择的结果不受偶然因素或社会力量的相对平衡所决定的状态”。  按照罗尔斯“新契约论”的观点,正义是人们在“原初状态”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在这一状态下,人们选择正义原则的理性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处于“无知之幕”(theveilofignorance)的背后,即在原

5、初状态中,每个人对他本人和社会的特殊知识信息一无所知;二是对“最低的最大限度规则”(themaximumrule)的确认,即在原初状态中,人们在优先考虑到最劣环境或最差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三是“互不偏涉的理性”(thedisinterestedrationality),即在原初状态中,人们进行原则认可和选择的基本推理是基于互不忌妒,各尽所能的无偏忌心态。也正因为理性具有上述特征,人们才会认识到社会合作的必要,才趋向于选择正义原则,最终才会产生以正义原则为基础的国家和政府。  从罗尔斯正义

6、推论的前提预设“原初状态”来看,这种“原初状态”完全承袭了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个人主义特征。在这种“原初状态”中,人是原子式的、孤立的个体,他们都处于“无知之幕”背后,各方都不知道任何信息。首先,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社会地位、阶级出身以及天生资质和自然能力的程度。其次,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善的观念、合理的生活计划乃至自己的心理特征,如讨厌冒险、乐观或悲观等。再次,也没有人知道社会的经济或政治状况,或者它达到的文明或文化水准。一句话,处在“原初状态”中的人是与现实世界相分离的、隔绝的人,他们没有任何有关自己属于什

7、么时代的信息。因此,处于隔离状态的这种个体考虑的仅仅是自己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至于其他个体的存在以及利益状况是毋需考虑、也无法去考虑的,人们在原初状态下的正义理念完全是建立在个体利益基础之上的,社会无非就是一个实现个体利益和价值目标的场域。  在马克思的正义理论视阈中,正义观念既不是来源于形而上学的理念,也不是来源于主观意志的要求,而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所产生的理念的表达。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换句

8、话说,观念、思维、意识并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理论假设,而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同样,正义观念也是人们现实生活的社会关系(如生产、交往等)的产物,离开了这种现实的社会关系,就没有诸如自由、平等、正义等观念的产生。基于此,马克思认为,对于正义观念的理解,一方面要放在它赖以产生的特定的现实生活背景条件中,尤其是要把它放在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结构关系的背景中去理解;另一方面又必须把正义观念看作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产物,看到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只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