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走牛可期 战略决定顶部

市场走牛可期 战略决定顶部

ID:15560123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市场走牛可期 战略决定顶部_第1页
市场走牛可期 战略决定顶部_第2页
市场走牛可期 战略决定顶部_第3页
市场走牛可期 战略决定顶部_第4页
资源描述:

《市场走牛可期 战略决定顶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市场走牛可期战略决定顶部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A股市场的近期走势颇为强劲,在轻易拿下号称“牛熊分界线”的年线之后,依然保持强势上攻势头。-----------------------------------------------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依照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规律看,股票市场往往会先于实体经济半年左右见底,行情企稳之后的表现则与经济复苏进度相关。以美国为例,从1955年至2007年间共出现过9次经济周期波动,股票市场走势绝大多数领先于实体经济,平均先行见底时间为7个月左右。而在9次经济周期底部转折过程中,只有一次股指滞后于

3、GDP转折,滞后时间为一个季度,另有3次出现GDP与股指同时见底,其余5次经济周期均为领先GDP一到三个季度时间即能够见底。以此规律来看,股指先于宏观经济见底实为大概率事件,所谓“经济晴雨表”的称谓也在一定程度上因此而来。  回归到A股市场中,从此轮股指调整的时间看,自去年的10月28日至今,同样已经有接近半年左右的时间。而目前市场各方对于经济基本面的预期正逐步转好,同样的周期性规律A股市场几乎是照单复制。尽管目前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仍不乏“打架”现象,对于经济基本面复苏的状况也存在一些争议,但就如同在6000点时盲目做多一样,在2000多点时继续盲目看空同样是不足取的。毕竟,股市

4、的缰绳始终掌控在实体经济手中,就像遛狗的主人和宠物狗一样,狗会在主人身边跑前跑后,却永远不会脱离到遛狗人一定范围之外。-----------------------------------------------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

5、资本市场投资者而言,这并不意味着一往无前的上涨。  最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假如把中国宏观经济状况置于一个偏于中性的经济环境中,也就是在一个既不膨胀繁荣,也不衰退低迷的经济格局中,股票市场指数对应的点位应该在多少?换句话说,在A股市场实现全流通之后,市场的合理估值中枢应该在哪里?事实上,尽管全流通之后股市定位仍在探索之中,但是长期趋向与海外市场接轨已经毋庸置疑。特别是伴随着A股市场与香港市场的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渐次实现,境内股市的估值体系必然会回归于国际标准。因此,尽管我们有理由乐观看待中国经济前景,但是再去期望股指能在短期内创出历史性的高点却存在疑问。----------

6、-------------------------------------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4~-------------------------------------------------------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以当下的市场趋向观察,政策导向的变化将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在经济体逐步企稳后,之后的政策调整将越来越倾向于长期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换言之,一些11年前东南亚

7、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体制问题,在历经次贷危机后再次被暴露,这种调控政策的尴尬,已经不可能再被拖延到下一个“十年危机”了。启动内需、刺激消费将会是政策的主导目标,恰因此“扩内需”的目标本就列于“保增长”目标之前。医改、保障房、社保、教育等一系列的改革推进能否以及如何推进,将决定着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变化,也决定着投资者对于市场中长期机会的把控。  □马红漫(上海财经媒体人)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