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研究.doc

关于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研究.doc

ID:15569121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4

关于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研究.doc_第1页
关于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研究.doc_第2页
关于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研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职业选择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387名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并得出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的结论。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必须面对许多问题,如就业中的消极等待或选择范围狭窄所造成的就业困难,寻找工作中出现的焦虑、紧张、困惑、迷茫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主要是就业准备不足,但这不仅仅是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准备不足,还有对待职业的能力和信心,的不足,后者是导致大学生的退缩行为、职业选择范围狭窄、出现理冲突的重要

2、原因之一。  职业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是班都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围绕着职业自我效能概念的研究也纷纷展开。所谓职业自我效能,其实质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职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或对达成职业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职业自我效能并非是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也非个体的行为能力自身,它是一种介乎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具有动机的行为驱动性质;同时又是建立在个体的综合认知评价之上,具有认知性质;它还是一种主体性因素,是个体的主观感受、知觉、信心或信念。因而在个体的职业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个体职业的

3、选择和发展、职业坚持性、职业成就等。即使个体具备从事某个职业的能力,其他条件也都具备了,但如果个体觉得自己不能成功地完成该职业的活动要求,他也可能不会选择该职业;或在从事该职业过程中,容易在困难面前放弃目标的达成,现更多的心理问题;或在失业后更难找到丁作。  为此,本研究着重探讨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与大学生的择业意向的关系,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寻找新的指导和培训途径。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随机选取工科大学生416人,回收问卷394份,有效问卷387。其中大一79人(男24/女55),大二67人(男31/女36),大三132人67/女55),大四109人83/女

4、26)。  2.研究工具  职业自我效能量表。采用姜月飞对Betz和Hacker(1981)职业自我效能量表的中文修订版。选择了十个传统女性职业和十个传统男性职业,共二十个项目。对每种职业,被试者要表明他们成功地完成两种任务的信息:教育要求工作职责,并以此构成了两个分量表。要求反应者既要对每个职业做出是/否的回答,又要做出110等级信心评估反应。总体a系数是0.94,T作职责和教育要求分量表分别是0.92和0.89。已有研究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同时效度。3  职业价值观量表。含22条目,分为声望地位、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三个维度。按选择职业的重要性评价,5级记分。总体

5、和三个因子的a系数分别为0.87、0.84、0.71、0.72。择业意向问卷。选择了十个传统女性职业和十个传统男性职业,与职业自我效能量表相对应,共二十个项目。对每种职业,既要对每个职业做出是/否的回答,又要做出110等级认真考虑程度的评估反应。a系数为0.83。  3.实施和数据处理  利用课问、晚自习采取集体测试在一周内完成。采用SPSSIO.0软件包进行管理和统计。  二、结果  1.职业  自我效能的性别、年级特征,以职业自我效能的两个维度以及总分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为自变量,进行2X4方差分析: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生在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工作职责的均数为90.0±3

6、,女生为74.4-4-4。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女生在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丁作职责的均数为180.8±7,男生为169.5±7。(注:p<0.05;p<0.0l,下同)。  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生的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工作职责显著高于女生;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全部职业总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同时,男女生在传统女性职业上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女生在工作职责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教育要求方面的得分。  在传统女性职业的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两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平均值比较发现,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四。

7、在所有方面不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  2.相关分析  Person相关分析表明,职业自我效能与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声望、择业意向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14、0.56。择业意向与声望、发展呈显著相关,分别为0.11、0.15。  3.回归分析  以择业意向为因变量,以声望、保健、发展、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教育要求、工作职责对择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标准回归系数为0.334和0.236(p<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