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

ID:15572699

大小:2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4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_第1页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_第2页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_第3页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_第4页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新闻伦理与法规第一章新闻传播伦理概述一、媒体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1、媒体职业道德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体机构自身,遵循体现普遍性的社会公德(工作观)和体现特殊性的专业标准(专业规范),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2、媒体职业伦理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介机构在媒体职业道德体系中的诸个因素发生冲突时的理性抉择原则。3、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是媒体职业

2、道德与职业伦理的核心,是决定新闻应该如何采集、制作、报道和编辑的行为准则。9二、可运用的伦理学理论和原则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康德的绝对命令、英国的功利主义第二章新闻传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与规则一、新闻行为的评价标准1、符合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2、符合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要求。3、符合新闻工作惯例新闻要真实、报道要客观、采访要深入、评论要公正等。4、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二、道德总原则:利益净余额1、道德的终极标准:善恶原则2、善恶六原则: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单纯利己、纯粹害己、损人利己、纯粹害他。三、记者

3、扮演角色注意事项:1、不能扮成政府工作人员,借处理政事获取新闻;2、不能扮成司法工作人员,借审理案件获取法律新闻;3、不能扮成军事机关人员,获取军事资料。4、记者不能扮成违法犯罪之徒。5、不能改变其自然性别角色。四、隐性采访应遵循下列原则:1、公共利益原则。暗访的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如¡“地沟油”的采访2、别无他法原则。只有当显性采访之路不通,又必须了解事件的真相时。比如《华氏911》93、场合的公共性原则。暗访的场所有规定性,非公共场所不经同意,不得进行拍摄、录音、笔录,否则便是侵犯隐私

4、权。4、减少道德损失原则。记者暗访可能要承担成为不法行为的旁观者或间接参与者的风险,在掌握了许多内幕和细节后,不该和盘托出,应省略一些细节,将潜在的有害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第三章新闻传播伦理内容及实现一、新闻工作者的品德结构1、新闻品德的三种成分:新闻传播伦理认识、新闻传播的伦理感情、新闻传播的伦理意志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两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3、新闻传播伦理意志概念:新闻传播伦理意志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从心理、思想确定到实际实现的整个心理过程。它包括2个阶段:—

5、—采取道德决定阶段(这一阶段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对动机冲突的解决、行为的选择上)——执行道德决定阶段(这一阶段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克服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9二、新闻工作者的品德培养1、提高道德认识:品德培养的首要环节。2、陶冶道德情感:品德培养的基本环节。3、锻炼道德意志:品德培养的最终环节。道德教育可以分为言教、奖惩、身教、榜样四种方法。新闻伦理道德修养方法:学习、立志、躬行、自省四种方法。第四章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体系构建一、媒体传播伦理存在的问题1、有偿新闻有偿新闻两种具体表现形式:(1)收取新闻的刊播费

6、用(2)对刊播者提供服务,一条新闻收多少酬金。(3)出卖版面(4)以报纸版面或一定节目时间创收。如打着协办或赞助的名目,或将月末版向社会公开招标(5)收受礼金(6)参加新闻发布会、开业典礼,收受“好处”(7)在采访报道中收“交通费”、“误餐费”(8)某些地方、部门、企业采取奖励办法,吸引记者进行报道。92、恶性竞争体现:(1)在新闻资源的竞争中,为抢新闻不择手段。(2)在征订发行的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巨奖促订手段。(3)在人才战略、经营领域内存在的不正当竞争。(4)盲目追逐报道热点,对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

7、和不健康大众文化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假新闻表现:伪科学新闻、“假事件”新闻4、刊播虚假广告和低俗广告二、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1、媒介的编辑部门与经营部门混岗2、混岗极易造成编辑部门或人员出卖发稿权与广告商交换。3、在我国,从中央传媒到地方传媒,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而且作为基本工作之一,必须完成,否则会受到经济处罚。特别是广告,丰厚的回扣对于记者的诱惑力很大,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4、记者岗位聘任制度不健全5、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或记者有

8、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单纯追求利益。96、传媒职业规范亟待明确,自律意识亟待增强7、传媒的职业意识,在学术上即“新闻专业主义。三、解决传媒的职业道德意识缺失的问题应注意:1、将传媒工作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2、立足于行业内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道德意识的内化而形成3、记者的形象、记者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职责,自觉遵循而不是由外在力量控制自己的职业行为,出自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即“自律”。四、建立网络传播伦理规范概念:网络伦理是指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