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研究述评.doc

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研究述评.doc

ID:15578690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研究述评.doc_第1页
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研究述评.doc_第2页
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研究述评.doc_第3页
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研究述评.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研究述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研究述评  摘要:目标管理理论在国内外企业实践中已取得了成功,将其引入高校教学工作对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改进无疑能起到良好效果。本文拟就高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内涵、特点、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模式和创新性研究做一细致的梳理。  关键词:目标管理;高校;教学工作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它是使管理活动围绕和服务于目标中心,以分解和执行目标为手段,以圆满实现目标为宗旨的一种管理方法。其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先生,目标管理是一种激励技术,由于其简单可操作性,最早被广

2、泛运用于各大企事业单位,后来逐渐被我国学者引入到高校管理研究中来,并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校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和阶段总目标,并将其逐级分解到校内各二级单位和个人,二级单位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自我调控,自觉为承诺的目标而奋斗,使个人目标、二级单位目标和学校总目标形成有机的目标链,从而对学校所有二级单位和个人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董泽芳、何青、熊德明,2009)。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实现了目标管理,而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也很多,很多学者在高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内涵、措施、创新路径、方

3、法等方面提出了非常独到的见解,并对当前高校在目标管理运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1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国内较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引入高校教学工作的是蒋伯惠,他认为高校的教学工作目标管理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动员教师和学生参加制订一定的教学工作目标,二是以制订和实现教学工作目标为手段,达到对教学工作的管理。  在认真分析了高校管理目标体系之后,吕皖(1989)认为高校的目标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预计量性,即超前性;有序性;集合性;微分性;多边性;向量性。  朱中华(1998)认为高校教学

4、工作目标管理,是指高校在一定时期内激励全体教学人员和教学管理干部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地完成工作目标,以保证高校总体教学工作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其基本思想是:高校一切教学始于目标的制定,工作的进行以目标为导向,工作的结果以完成目标的程度来评价。他认为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注重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其次,实行按目标分权与自我控制;最后,全员参与、按成果评价。  而吴永荣、张魏平(2007)则认为高校教学目标管理就是将目标管理方法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使高校教学

5、总目标科学地转化为各职能部门、各院系的分目标和教师个人工作目标,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自我控制,高效优质地达成高校教学总目标。他们认为高校教学目标管理有3个特点:第一,以自我控制代替强制控制;第二,由过程控制变为关注结果;第三,目标管理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贺雪娟、黄冠群(2004)认为高校的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具有以下5个特点:①指导性与系统性相结合;②全员性与全程性相结合;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④4自测性与可比性;⑤未来性与可预测性。针对这些特点,徐体高、胡效亚(2007)两位专家在研究二级教学

6、单位的目标管理时发现,柔性与刚性的结合这一特点能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  在实践者的研究基础上,董泽芳、张继平(2008)在总结了众多学者的观点后认为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除了具有一般目标管理的共性特征以外,即目标的明确性、员工的参与性、时限的规定性、自我控制性、权责的共担性和自我评价性以外,认为它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主客体关系的辩证性;第二,目标的一致性与多元性;第三,条件的适应性与设计的整体性;第四,全员的参与性与分工的协调性;第五,方式的多样性与手段的灵

7、活性。  2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宋周、何燕(2002)对当前高校目标管理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认为目前高校正在实施的目标管理多为行政的量化管理,具体来说就是“我国高校的实践中却常常是那些目标难以界定、难以明确、难以检验的部门最先强调实施目标管理”,“实质上仍然是直线式的自上而下的控制手段,本质上体现的是管理的控制职能而非计划职能。”同时,他们还认为目标管理多混同于行政管理,这必然导致负面问题的出现及目标管理本身被等同于行政管理,进一步加深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病;职责权限难以划清,容易出现部

8、门本位化倾向;还易出现目标体系呆板僵化,难以适应形势变化的情况。总的来说,他们把当前高校目标管理不够理想的问题归因于形式重于内容,方式大于目标。  郭必裕(2005)在总结我国高校目标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指出阻碍我国高校目标管理科学实施的原因在于:对高校目标确定缺乏科学性、目标体系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