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笔记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笔记

ID:15578999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笔记_第1页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笔记_第2页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笔记_第3页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笔记_第4页
资源描述: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全科医生: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具有全科医学学科要求的基本理论、态度与服务技能,在基层医疗服务中以满足患者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为目标的特殊类别的临床医生。2、全科医疗:由全科医生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的一种连续性、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它是在综合生命科学、临床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医学专科和基层医疗模式。3、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个人、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4、全科医学的基础理论:一个团队:一个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团结、

2、合作的团队;二个诊疗:社区首诊、双向转诊;二个守门:医疗保健(健康保障)、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三个走进:立足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病人的世界;三个周期:贯穿人的生命周期、贯穿家庭的生活周期、贯穿人的健康疾病周期;四个健康照顾: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以预防为先导;四个主要问题:常见病、多发病、常见症状、心理和行为问题;五个概念:社区、全科医学、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五类服务人群:社区全体居民,尤其是妇、儿、老、慢、残;六个特性:人性化、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经济性;六项工作:全提供防、治、保、康、健教、

3、计一体化的基层卫生服务。5、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服务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它是以全科医生和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卫生问题、满足基本保健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6、全科医生的角色:管、防、治、保、康、宣、计、守、代、学。(对患者及家庭:临床医生、健康“守门人”或首诊医生、健康教育者和咨询者、医疗资源协调者、有效管理者、患

4、者的朋友;对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守门人的角色、团队管理与教育者的角色、研究者。)7、全科医学的基本特征和原则: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以社区为基础的的健康照顾,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团结合作的团对,特性:人格化、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经济性。8、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以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基础的照顾;综合性照顾;连续性照顾;可及性照顾;协调性照顾;以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照顾;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团结合作的服务。9、全科医生的使命:承担三级预防(无病防病、早查早治、即病防残)、治疗医学、照顾医

5、学、重塑医生形象。10、全科医生的素质要求:强烈的人文情感、出色的管理意识、执著的科学精神。11、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作为首诊医生应具备的能力,沿着人的生命周期提供以人为中心照顾的能力,着眼于社区人群的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能力,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信息收集、利用与管理能力,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服务管理的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基本的教学能力。12、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区别:p2413、描述三个周期:人的疾病周期(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家庭生活周期(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人的生命周期(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6、)。14、应诊的主要任务:确认并处理现患问题、对慢性问题进行连续性管理、适时提供预防性照顾、改善患者的求医遵医行为。1、人格:是一个按照法律、道德和社会其他准则应享有的社会地位、资格、尊严。2、病人人格:是病人根据医疗规定和医德要求应享有防治、保健的权利和资格。3、病人的权利:平等享有医疗的权利、知情的权利、知情同意的权利、病人对某些病情和隐私和要求保密的权利、因病免除一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病人获得医疗信息的权利、医疗纠纷诉讼、求偿权、拒绝治疗和实验权。4、病人的义务:遵守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义务、尊重医务人员人格的义务、诊疗协力义务

7、、接受强制治疗的义务、支付医疗费用的义务、主动参与医学研究的义务。5、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人际关系,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交往过程,它是医疗人际关系的核心。6、医患关系的一般特征: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7、医患关系的特殊性:目的的专一性、知识的不对称性、特殊的亲密性。8、医患关系的特点:支持、宽容、巧妙地利用奖励、拒绝互惠。9、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3个特点: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属性、社会性与实践性。10、临床预防:即个体预防,在临床场所由医生等

8、临床医务工作者向病人、健康人、无症状者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一体的综合性服务。11、预防的六个层次:无危险阶段、出现危险因素、有致病因素、症状出现、体征出现、劳动能力丧失。12、临床预防的内容:健康教育、咨询、筛查、免疫接种、化学预防、危险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