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循环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ID:15586805

大小:3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4

循环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_第1页
循环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_第2页
循环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_第3页
循环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_第4页
循环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循环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循环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一、不稳定型心绞痛完成接诊及下医嘱的时间:30分钟诊断程序:1.问病史1)主要症状:心前区疼痛,注意疼痛的部位、性质、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诱发因素及程度。2)其它症状:注意有否心悸、气短、胸闷、头晕。3)既往有否冠心病、心梗、介入治疗、搭桥治疗病史及相应治疗情况。4)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询问、高血压病史及治疗情况、吸烟量及时间、糖尿病、血脂情况、家族遗传史、个人生活特点。2.体格检查常规体格检查:主要注意血压、心律、第1心音强弱,有否第3、第4心音及奔马律、肺内啰音。3.辅助检查1)入院常规实验室检查:血象、尿、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离子、血糖、血

2、脂、CRP、ESR、肝肾功能、心肌酶学、肌钙蛋白、肝炎病毒系列等检查。出院前应复查血常规、血糖、血脂四项、肝功能,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其他的实验室检查。2)常规心电图检查:前3天每天1次,病情有变化随时检查,心绞痛发作及缓解时,出院前1次。3)常规动态心电图,有异常要复查。4)必要时做运动负荷试验。5)病情允许时,应做心脏彩超(心功能),必要时行心脏核素检查、冠状动脉CT。6)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病情稳定后24~48小时。(2)病情加重可行紧急冠脉造影检查。5.鉴别诊断1)急性心肌梗死2)稳定性心绞痛3)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413)心脏神经症:包括疼痛短暂或持续,部位变动。疼痛发生在

3、劳累后,不是在劳累时,能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用硝酸甘油无效或起效慢,常伴有心悸、疲乏、爱大喘气、失眠等症状。5)肋间神经痛6)食道疾病引起胸痛6.治疗原则1)控制症状,改善心肌缺血。2)抗栓治疗,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控制危险因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4)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一)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药物:①阿司匹林:300mg日一次。3天后改为100~150mg,口服;②可加用氯吡格雷:75mg日一次口服。2.他订类药3.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患者可应用。4.钙离子拮抗剂: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或其他药物效果不佳,或预行PCI治疗可选用。5.硝酸酯类:口服

4、,反复发作者可静脉应用。6.可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7.其他合并症及危险因素的用药(二)血管重建治疗: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冠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转归判断标准:痊愈:无心绞痛发作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或经内科介入性治疗后达到以上指标。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或出现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死亡:临床死亡。危重症及抢救成功的标准:判断标准:就诊前48小时内反复发作心绞痛,静息心绞痛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分钟。抢救成功的标准: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静息心绞痛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分钟。二、冠

5、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完成接诊及下医嘱的时间:30分钟诊断程序:1.询问病史113)主要症状:心前区疼痛,注意疼痛的部位、性质、发生和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诱发因素及程度。2)发病前的先兆症状3)其他症状:注意有否心悸、胸闷、气短、晕厥、恶心呕吐、发烧、尿量。4)既往有否冠心病、心梗介入治疗、搭桥治疗病史及相应治疗情况。5)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询问同心绞痛。2.体格检查1)常规体格检查2)特别注意血压、脉搏、心脏体征,心界、心率、节律、第1心音、奔马律、心尖收缩期杂音、心包摩擦音。3)肺部水泡音、颈静脉怒张、肝大小。3.辅助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血象、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血离子、血糖、

6、血脂、肝肾功能、CRP、ESR。出院前复查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2)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查①心肌酶、CK和CK-MB②肌钙蛋白③肌红蛋白入院前3天,每日至少一次,第7天、出院前复查。如评价血管再灌注治疗应在发病后6小时开始,每4小时测定一次,达24小时而后同前。3)心电图检查:常规12导联,可疑后壁和右室梗塞加做16导联。前3天每天至少1份,有病情变化随时做,第7天、出院前复查。如评价血管再灌注治疗应在发病后6小时开始,每4小时检查一次,达24小时后同前。4)冠状动脉造影①发病6小时之内,一般不超过12小时,考虑再灌注治疗,可首选。②溶栓治疗,未再通者。③溶栓再通后仍有缺血表现

7、者。④溶栓再通后无缺血者,一周后进行。5)出院前应检查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6)必要时可行心电图向量图、放射性核素检查、16层以上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漂浮右心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4.鉴别诊断1)心绞痛2)急性心包炎3)急性肺动脉栓塞4)急腹症5)主动脉夹层分离135.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1.卧床2.吸氧:鼻塞给氧3~5L/min。3.心电、血压监护至少3天。4.饮食:第一天控制饮食,而后逐渐流食、半流食。(二)药物治疗  1.建立静脉通路  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