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湘教版)区域可持续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湘教版)区域可持续发

ID:15591201

大小:34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4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湘教版)区域可持续发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湘教版)区域可持续发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湘教版)区域可持续发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湘教版)区域可持续发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湘教版)区域可持续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湘教版)区域可持续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湘教版):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右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读图回答1~3题。1.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来源:Z*xx*k.Com]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漠化解析: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广布,由于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表层熟化土层流失后,底层缺乏有机质,肥力低,不利于植物生长形成荒漠化(也称“红漠化

2、”)。答案:D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地表水缺乏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解析:石灰岩广布是云贵高原的特点;地表水缺乏,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是黄土高原的特点。这些不是二者共同的特点。答案:D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D.松嫩平原西部的

3、荒漠化主要是风蚀解析:江南丘陵的荒漠化主要是水土流失造成的。答案:B读黄河流域图,回答4~5题。4.甲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或咸水湖、重要国际湿地,但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包括(  )A.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强烈,湖水急剧减少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少C.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少5.图中乙、丙两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B.酸雨、水土流失C.荒漠化、水土流失D.水土流失、荒漠化4~5题解析:第4题,甲湖(青海湖)是内陆湖,湖水为咸水,不可

4、能围湖造田,也没有调水工程,其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为入湖水量减少所致。第5题,乙地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丙地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答案:4.C 5.C(2011·四川绵阳一诊)中央已新下拨1.5亿元资金,用于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以努力恢复“雪域圣湖”自然和谐之美。近年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该流域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据此回答6~8题。[来源:学。科。网]6.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A.地表崎岖,河流众多B.地处青藏高原,气

5、候寒冷C.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小解析: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大气对地表的保温作用弱,地表温度较低,气候寒冷是其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答案:B7.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B.大力实施以乔木为主的植被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C.充分利用水资源,扩大耕地面积D.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解析: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轮封轮牧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青海湖地区地势高,气候

6、寒冷,不适宜乔木生长;过度引水灌溉会加剧生态破坏;引进物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故选A。答案:A8.关于改造中低产田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生产能力B.中低产田面积大、增产潜力大,可促进我国粮食生产C.可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D.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的经验和方法可在全国各地中低产田区推广解析:中低产田的治理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答案:D(2011·福建模拟)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

7、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9~10题。9.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③加强国际合作[来源:学。科。网Z。X。X。K]④积极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煤炭出口量增加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D.煤炭利用率提高9~10题解析:第9题,从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能源

8、生产总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总量,因而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从国外进口能源。第10题,从图中可看出2000年以后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与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差值越来越大,这可能与煤炭出口量增加、利用率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等因素有关;根据图中能源消费总量和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可以计算出煤炭的消费量在增加,因而B项错误。答案:9.D 10.B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地造田,使这块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