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山东省滨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ID:15592257

大小:58.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8-04

山东省滨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滨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滨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滨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滨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省滨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山东省滨城区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四)得分得分评卷人  一、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汉字。(2分)  语文是一首诗,字里行间悸动的是(dú)(1)行的灵魂;语文是一幅画,色彩光影(tiáo)(2)和的是缤纷的世态;语文是一座山,巍巍挺立的是纵横几万里的(zūn)(3)严;语文是一条河,绵绵流(tǎng)(4)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  (1)(2)(3)(4)  2.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后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些书,或鸿篇巨制,或 ▲ 

2、;或下里巴人,或阳春白雪;或像 ▲ ,气势磅礴;或像 ▲ ,曲径通幽......正是从这些书中,我读懂了生活辨出了是非曲直,悟出了做人的哲理。  A、名山大川雕虫小技古园深院B、名山大川古园深院雕虫小技  C、雕虫小技名山大川古园深院D、古园深院雕虫小技名山大川  3.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4分)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②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④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⑤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第

3、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  4.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9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小时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4)我们诵读诗文,是在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流。周敦颐的",濯清涟而不妖",告诉我们要坚守高尚的节操;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告诉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而毛泽东的一句"俱往矣,",则给我们道出了万丈豪情! (5)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却饱含依依惜别之情,请写出连续两句这样

4、的诗:,。 5.走进名著。(4分)  2010年春节期间,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一上影,就遭到众多的非议,人们大呼"要尊重原著"!请问原著中:  ①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千里之遥,途径不少奇异的国度,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两个国家是、。(2分)②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

5、可得一个人身。"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僧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2分)答:    6.2009年4月25日至29日,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山东的济南、青岛和曲阜成功举办。这届书博会营造了倡导读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浓厚氛围。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学校想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语。(2分) 名句: 主题语: 得分评卷人  二、二、阅读理解(37分)(一)  (一)诗歌鉴赏(4分)  村晚  雷震  草

6、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答: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

7、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