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二建)第10讲作业卷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二建)第10讲作业卷

ID:15592602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4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二建)第10讲作业卷_第1页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二建)第10讲作业卷_第2页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二建)第10讲作业卷_第3页
资源描述: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二建)第10讲作业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简答题:1、某改建道路紧靠居民区,改造工程中需要开挖一沟槽,开挖深度为2.5m。施工单位项目部认为开挖深度小,所以对基坑顶周围未做任何处理。为了方便开挖出的土方原处回填,项目部在开挖的沟槽坑边缘lm以内进行堆土。施工中出现土质不稳现象,并有少量地下水涌出。为了赶工期,现场技术人员要求大家戴好安全帽,继续开挖作业。当天晚上,地下水大量涌出,造成边坡跨塌,将已开挖出的50m的沟槽部分填埋,并将2名看守工地的工人埋在土体下,经过多方努力,第二天早上才将两工人救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分析该改造工程的土方

2、开挖是否属于高处作业?说明理由。 (2)分析背景中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并予以改正。  你的答案: 标准答案:(1)属于高处作业。因为开挖深度超过2m时,特别是在街道、居民区、行车道附近开挖土方时,不论深度大小都应视为高处作业。(2)1)末按照高处作业的要求设置安全设施。正确的做法:在沟槽周围设置警告标志和高度不低于1.2m的双道防护栏,夜间还要设红色警示灯。2)开挖出的土方堆放位置不正确。正确的做法:在开挖的沟槽坑边沿lm以内不许堆土或堆放物料。3)开挖中遇地下水涌出未做处理。正确的做法:先排水,后开挖。4)施工中遇土质不稳,有

3、发生坍塌危险时,仍然继续施工。正确的做法:暂停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 解  析: 本题分数:12.82本题得分: 2、某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1)某安全警示牌妨碍高处作业,经工地安全员批准后拆移; (2)拆除高处模板时自上而下进行,先拆除承重部分,后拆除非承重部分; (3)起重机械在距沟槽坑边2m处停置进行作业;问题1、判断以上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或改正。  你的答案: 标准答案:1)不妥当。正确做法:要上报经由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拆移。2)不妥当。正确做法:拆除工程应自上而下进行.先拆除非承

4、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3)不妥当。正确做法:在沟槽坑边沿停置车辆、起重机械、振动机械时距离不少于4m 解  析: 本题分数:12.82本题得分: 3、某公路工程项目,在某段隧道施工中的部分爆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是: (1)爆破加工房应设在洞口30m以外的安全地点;(2)爆破后必须经过5分钟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人工作面,检查有无哑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端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等 (3)有轨机动车运送爆破器材时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m/s;(4)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

5、至安全地点;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问题1、以上爆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是否妥当?请改正或说明理由2、爆破员应实行什么制度?3、当发现有“盲炮”时,应如何处理?  你的答案: 标准答案:1、1)不妥当。正确做法:爆破加工房应设在洞口50m以外的安全地方。2)不妥当。正确做法:爆破后必须经过15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人工作面。3)不妥当。正确做法:有轨机动车运送爆破器材时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m/s。4)妥当。2、爆破员应实行“一爆三检”制度。3、当发现有“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

6、规定处理。 解  析: 本题分数:12.82本题得分: 4、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桥墩高度平均为20m,张拉盖梁预应力钢绞线时,操作平台临边外侧下方是交通通道,施工人员设置了防护栏杆,人员随运载钢筋的物料提升机上下。问题1、对高处作业的操作平台的高度和水平横挡的间距的要求是什么?2、操作平台临边

7、外侧下方是交通要道时,敞口立面必须如何处理?  你的答案: 标准答案:1.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1.2m,水平横挡的间距不大于0.35m。2、敞口立面必须设置安全立网作全封闭处理,并设置限高、限宽、限速的安全标示牌和防撞设施。 解  析: 本题分数:12.82本题得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