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市政管理学复习重点(洲)

2012市政管理学复习重点(洲)

ID:15594781

大小:6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4

2012市政管理学复习重点(洲)_第1页
2012市政管理学复习重点(洲)_第2页
2012市政管理学复习重点(洲)_第3页
2012市政管理学复习重点(洲)_第4页
2012市政管理学复习重点(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市政管理学复习重点(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市政管理学》复习范围2012.6.12第一章导论一、市政概念狭义:城市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园林、绿化等市政工程和市政建设广义:包括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财政与税收、城市社会保障、城市治安、城市公共教育、城市科技文化、城市公共卫生、城市大众体育、城市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事务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化及其分类(p24)概念:指人口和经济活动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分类:(1)按照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a积极型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互相促进

2、,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同步上升。西方发达国家多属于此类型。b消极型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可进一步划分为过度城市化和低度城市化。(2)从城市人口的流向来看:a向心型城市化:乡村和郊区人口向城市中心积聚,一般在城市化初级阶段表现突出,发展到一定程度容易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病。b离心型城市化:指人口和经济活动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的过程,又可分为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二、大都市区概念(p22)概念:指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超越原来的地域界线,不断向周遍扩展,将周边也纳入城市化轨

3、道,从而形成了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融合成为整体的大都市区。大都市连绵带概念(城市群):在地理上集中或连续分布的大都市区连接在一起所构成的城市化区域。如:美国东海岸大都市连绵区、美国五大湖区城市群,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三、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p34-36)(1)政府主导城市化发展进程(2)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3)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制度(4)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移(5)大量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四、城市化滞后的政策效应我国低度城市化的效应(p36-37)1、正面效应:(1

4、)有利于维护城乡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生活稳定;(2)有利于保障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3)有利于城市的有序管理和市民生活的秩序稳定;(4)避免了城市化过程中的高失业率和贫民窟等过度城市化的不良后果;2、负面效应:(1)城市化滞后直接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2)低度城市化不利于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3)城市化滞后使中国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1)低度城市化限制了人口素质的发展;五、我国未来城市化的路径选择(ppt)(1)应当重视和发展大城市的特殊优势,形成国家和区域发展的

5、龙头。充分利用其集聚效应和对外辐射作用,带动周遍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大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从而更加有力地参与全球竞争。因此,对于有规模有效益的大城市,不应加以控制,而应该积极促进其发展,促使其向国际大都市转型。(2)需要适当发展中等城市来强化其传递辐射和缓冲人口压力的功能,一方面大城市的对外辐射作用需要中等城市进一步向小城市传递;另一方面,中等城市可以接纳一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冲大城市短时间内面临的人口压力。(3)在大中城市的辐射作用下合理发展小城镇,小城镇依靠自身很难有大的发展,必须依赖于

6、大中城市的经济辐射带动其发展,从而可以有效地接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之,从我国整体城市化格局来看,应当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龙头,中等城市为中心,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最终目标是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连绵带。第四章国外市政体制一、市政体制概念:概念:指的是城市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合。它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是各国政治和行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一般以法律形式来规定城市的市政体制。二、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p96-97)①城市政府为相

7、对独立的基层行政单位,普遍享有自治权力,但自治程度有所不同;②西方各国的政治历史传统存在不同,因此所采用的市政体制具有多样性;③市长和市议员一般由市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④民选产生的议会在市政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⑤各党派以竞选方式取得之政权或参政权;⑥市法官多由市民选举产生,实行司法独立;三、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p82-89)1、议会市长制决议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市长只有一些礼仪性的职权,包括主持议会会议、出席重要庆典活动、会见重要宾客和授予荣誉称号等。基本

8、特征:(1)议员和市长分别由市民选举产生,市长不得兼任议员;(2)市议会有不顾市长反对而通过预算、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的权力,市长有不同意见可以复议,但议会以超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后,市长必须接受;(3)市议会拥有对市长任免的市政府工作部门首长的同意权,他们对市长和议会双重负责;(4)市议会对市长和政府的工作有调查权,市长和市政府必须配合;(5)市议会拥有通过不信任案罢免市长的权力;优点:有利于市议会监督和制衡市长的工作,防止市长专断,也可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缺点:工作中市议会和市政府可能互相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