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世界地形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世界地形

ID:15598725

大小:7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4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世界地形_第1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世界地形_第2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世界地形_第3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世界地形_第4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世界地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世界地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共1课时教学目的:1、五种地形海拔高低及地面起伏的特点2、了解各大洲的地形特征3、海底地形4、结合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地形成因。教学重点:同教学目的1、2教学难点:同教学目的4教具:挂图、投影片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地形:地表的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结合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看图,注意三个问题。]1、陆地地形是多种多样的2、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也称地貌。3、按形态可以分为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五种基本类型。5课题: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2、共1课时二、五种地形的特点[分析下面五幅地形素描图,分别说出五种地形的海拔高低和地表起伏各有什么特点?]地形海拔高低地表起伏特征山地较高峰峦起伏,坡度较陡平原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丘陵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高原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没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三、山脉、山系和平原山脉:呈带状分布,沿着一定方向延伸的山叫山脉。山系:由若干平等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体称山系。5课题: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共1课时世界上有两条巨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自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向东延伸至亚

3、洲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自北美洲西部向南延伸到南美洲西部。读图,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平原主要分布地区。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下游,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四、读图练习1、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以下山系、平原、高原和盆地的位置。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平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高原:青藏高原、阿拉伯高原盆地:刚果盆地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区别出山地、平原、高原和盆地这四种地形,说出区别这四种地形的依据。五、列表总结七大洲的地形特征比较表:大洲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起

4、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非洲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欧洲以平原为主,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南极洲冰雪大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北美洲分三部分: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南美洲(同上)大洋洲分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比较:1、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地形都大致可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地形区,地势由东部和西部向中部倾斜。所不同的是:南北美洲的地形组合为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5课题: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共1

5、课时2、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为高山、高原,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都分布在大陆四周。全洲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六、海底地形1、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也是高低起伏,复杂多样的。2、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明确大陆架的含义,了解海底地形的组成。从陆地向海洋延伸,坡度不大、深度不超过200米的地方叫大陆架。大陆架处缘向洋底过渡的斜坡,叫大陆坡。从大陆架向外,经过陡峭的大陆坡,到达大洋底部,称为海盆。在海盆中分布有海底山脉(亦叫海岭)、海沟等。3、了解各海底地形的

6、分布: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思考与练习】[参考资料]5课题: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共1课时1、珠穆朗玛峰的变迁:喜马拉雅山的地层和化石记载了它的海陆变迁史。1975年,我国科学家考察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000多种生物化石。地质学家经过对已发现的化石和地层构造的全面分析,认为:距今4000万年的时候,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壳不断下降,沉积发厚达30000多米的海相地层,以及各地质时期的海

7、洋生物化石城距今2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从此,喜马拉雅地区结束了海洋史。到距今300万年的时候,喜马拉雅地区已抬升变成了海拔约1000米左右的热带草原。其后,地壳迅速抬升,直至全新世,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终于形成了。至今,喜马拉雅山脉仍在继续抬升。2、台湾海峡的变迁:地质工作者研究认为:台湾海峡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为海洋,在距今约4000万年左右,海峡地区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第一次上升为陆地,成为台湾山脉和福建

8、山地之间的带状山间平原。以后,海峡地区的地壳时升时降,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连时分,海峡地区时而成为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陆桥,时而变成被海水淹没的海峡。尤其是第四纪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为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融化,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为海峡。由于海峡地区几度成为陆桥,所以,台湾岛上发现了许多与大陆类似的同时代的生物化石。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