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 尿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江大京江版for医学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 尿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江大京江版for医学检验】

ID:15601669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4

临床检验基础 尿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江大京江版for医学检验】_第1页
临床检验基础 尿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江大京江版for医学检验】_第2页
临床检验基础 尿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江大京江版for医学检验】_第3页
临床检验基础 尿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江大京江版for医学检验】_第4页
临床检验基础 尿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江大京江版for医学检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 尿液检验重点整理(理论考试版)【江大京江版for医学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尿液部分尿液的采集指导病人后让其自行留取,取清洁中段尿,适用于尿常规检查、细菌检查和细胞学检查。要求病人清洗手及外生殖器,一般留取中段尿到适当的未受污染的容器中。女性要防止阴道分泌物污染,婴幼儿要避免粪便污染。晨尿:指清晨起床后、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第一次排出的尿液。第二次晨尿:指采集晨尿后2~4小时内的尿液。(要求从前一天晚上到采集此次尿液标本时,只饮水200ml)随机尿:指患者无需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标本。餐后尿:指午餐后2~4小时内的尿液。3小时尿:上午6时~9时的尿液称为3小时尿。12小时尿:从晚上8时开始到次日早晨8时终止的12小时内的

2、全部尿液。24小时尿:采集的当天,患者排空膀胱并弃去尿液,从此时开始计时并采集尿液,将24小时内的尿液全部采集于容器中;结束采集的次日(24小时后),患者排空膀胱,且将尿液采集于同一容器内。如此采集的尿液称为~。【小知识点】尿液检查一般应在收到标本后迅速进行。一般2h内送检,30min内完成检测。如不能及时送检或分析,必须采取保存措施。常用的方法有冷藏法和化学防腐法。尿量:指24小时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参考区间】成人1~2L/24h,即1ml/(h*kg);儿童按体重计算尿量,大约为成年人的3~4倍。【相关内容】一、多尿(polyuria):是指成人24小时的

3、尿量超过2.5L,儿童24小时尿量超过3L。在正常情况下多尿常见于饮水过多、精神紧张等。此外,静脉输液过多或应用某些药物(如咖啡因、利尿剂等)也可以导致多尿。病理性多尿常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和浓缩功能减退所致,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糖尿病:因尿中葡萄糖含量增高所致,属于溶质性利尿。肾脏疾病:多种肾脏疾病,因肾小管破坏致使尿浓缩功能减退,均可导致多尿,其特点为夜尿增多。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该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缺乏,或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灵敏度降低所致,此种尿液比密通常小于1.010,借此可与糖尿病鉴别。其他因素:如高血压肾病、失

4、钾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等亦可出现多尿。另外,癔病性大量饮水亦可导致多尿。二、少尿(oliguria):24小时尿量少于0.4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儿童小于0.8ml/kg)。生理性少尿见于机体缺水或出汗过多。病理性少尿可见于:肾前性少尿: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如严重腹泻、呕吐、严重烧伤等)、大失血、休克、心功能不全、肾血管栓塞、肾动脉狭窄等都可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致尿量减少。②重症肝病、低蛋白血症可致有效血容量降低,也可致少尿。③应激情况(如严重外伤、感染等)下可因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肾小管重吸收增强而引起少尿。肾性少尿:①急

5、性肾小球肾炎时,滤过膜受损,肾入球小动脉收缩,毛细血管腔变窄、阻塞,滤过率降低而引起少尿,此尿是高渗性尿(比密>1.018)。②各种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等也可出现少尿。③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肾后性少尿: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尿道阻塞,如尿道结石、损伤、肿瘤、尿道先天畸形、膀胱功能障碍、前列腺肥大症等。三、无尿(anuria):12小时无尿或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尿的外观:包括颜色及混浊度。正常的尿液颜色由淡黄到深黄色,随尿量的多少、饮食、药物及病变而变化,其颜色主要源于尿色素及尿胆原。混浊度可分为【清晰、轻浑、混浊、明显混浊】4个

6、等级。正常尿液混浊的原因主要为结晶所致。病理性混浊尿的原因为尿中含有白细胞、红细胞及细菌。尿中如有粘蛋白、核蛋白也可因pH变化而析出后产生混浊。血尿: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为~1、肉眼血尿:1L尿液内含有1ml以上血液,且尿液外观呈红色,称为~。2、镜下血尿:如尿液外观未见红色,离心尿液镜下红细胞>3个/HP,称为~。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肾肿瘤、肾结核、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外伤等;亦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女性亦可因月经血污染,而出现血尿。1、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超过珠蛋白结合能力(约1.3

7、g/L),可通过肾小球滤出而形成的暗红、棕红甚至酱油色的尿液,称为~。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等,尿液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2、肌红蛋白尿:当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时血浆肌红蛋白含量增高,经肾脏排出,产生的粉红色或暗红色尿液。3.胆红素尿: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所致。外观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若在空气中久置可因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而使尿液外观呈棕绿色。服用一些药物(如呋喃唑酮、核黄素等)后尿液可呈黄色或棕黄色外观,但是胆红素定性为阴性,有助于鉴别。乳糜尿:由于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或深部淋巴管阻塞致使乳糜

8、液或淋巴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