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自旋回波成像技术的参数选择

核磁共振自旋回波成像技术的参数选择

ID:1561075

大小:1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2

核磁共振自旋回波成像技术的参数选择_第1页
核磁共振自旋回波成像技术的参数选择_第2页
核磁共振自旋回波成像技术的参数选择_第3页
核磁共振自旋回波成像技术的参数选择_第4页
资源描述:

《核磁共振自旋回波成像技术的参数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彭文婷06300190079核磁共振自旋回波成像技术的参数选择一、实验原理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A.拉莫尔旋进:将一个具有磁矩μ的粒子放在恒定磁场B(μ、B夹角为θ)中,它受到力矩L的作用,磁矩μ会绕磁场B旋进。旋进角速度ω=γB。B.磁共振条件:在与横磁场B相垂直的xy平面内加一弱的旋转频率为ω1的旋转磁场B1(B1<

2、夹角减小,从而再吸收B1的电磁能量,这样不断持续,就是磁共振显现。磁共振条件就是ω=ω1。C.自由感应衰减(FID)信号在xy平面内的x方向加上脉冲射频场B1,角频率为ω,满足磁共振条件,则磁化矢量M只能在脉冲场存在时间t内远离z轴并转过一定角度θ=γB1t。当脉冲宽度t恰好使θ=90゜或180゜时,则称该脉冲为90゜或180゜脉冲。我们若在y轴方向安置一个接收线圈,因90゜脉冲使M在y轴上最大,即有感应信号产生,其频率与进动频率相同,而震荡幅度的包络线是频率与进动频率相同的指数衰减信号,称为自由感应信号。D.自旋回波信号旋转坐标x’y’z’中,在x’方向加90゜脉冲,M倒在y

3、’轴上,脉冲过后,M在实验室坐标系上绕z(z’)轴作自由进动。实际各部分有不同的工程频率,将导致M总磁化矢量在x’y’平面上散开,经过一段时间形成扇形分布。此时在x’轴再加180゜脉冲,所有磁矩以x’为轴翻转180゜,扇形翻转到-y’轴附近,但旋转方向不变,经过T时间后所有磁矩又集中起来落在-y’轴上,从而接收线圈中感应出自旋回波信号。2.自旋回波成像实验原理A.成像脉冲序列图彭文婷06300190079A.选层梯度GX在射频脉冲作用时才开启。具有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只使体内某一层面内氢质子产生磁共振。B.频率编码梯度GZ在接收信号期间开启。在层面上沿x方向施加一线性梯度场,使各

4、列体素的磁共振信号频率也发生变化。C.相位编码梯度GY在频率编码梯度施加前任意时刻施加。在层面上沿y轴以不同强度反复NE次施加。同一行体素处于相同磁场中,所以同一行中所有体素中质子进动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造成各行间相位差,关闭后相位差仍保留下来。所以用相位差作为标记,区别y轴方向上的不同行。多个MR信号可解决二维傅里叶变换(2DFFT)复杂的平衡问题。较强的信号突出相邻两结构间差异,显示细节;较弱的则突出图像的整体对比。一、实验软件中参数意义1.参数列表参数含义对图像的影响RFAmp1(%)RFAmp2(%)分别为90゜和180゜软脉冲幅度若幅值不准确,将使信号强度降低SP1(

5、μs)SP2(μs)分别为90゜和180゜软脉冲宽度,实验中基本不需要调节,SP1=SP2D1(μs)相位编码时间;在此时间内施加的是相位编码梯度与频率编码梯度的复相位磁场D2(μs)选层梯度的负梯度时间,D2约为SP1的一半,起复相位作用D3(μs)谱仪的“死时间”,一般设为100ms,射频信号结束到采集信号开始之间的时间D4(μs)D5(μs)回波时间TE,180゜脉冲结束后产生回波峰值的时间,与横向弛豫时间T2加权有关信号强度:D0(ms)重复时间TR,与纵向弛豫时间T1加权有关TD采样点数;FFT图像横向列数回波图像横坐标宽度:采样时间=TD/SWSW(KHz)谱宽;F

6、FT图横坐标宽度DFW(KHz)数字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此参数数值不应大于SW图像中出现噪点区域的宽度SF1(MHz)射频信号的频率主值彭文婷06300190079O1(KHz)射频信号的频率偏移量;射频信号的频率F1=SF1+O1RG4档增益调节;也可通过仪器面板上的增益调节旋钮进行增益调节;由于AD卡信号限制,应将最大幅值控制在量程的70%左右调节图像信号强度NS累加次数;n次累加后,信噪比为倍减少噪点NE1相位编码步数图像y轴方向行数,行数与相位编码梯度的强度无关GxAmp(%)GyAmp(%)GzAmp(%)前述各梯度幅度;以实验室坐标系(y为向上)规定的xyz,并不与序

7、列图一致层厚ΔZ=Δf/γGZ;相位编码梯度和频率编码梯度影响图像与实物的纵横比例SlicePos(mm)选片位置(-5mm~+5mm)DS过采样倍数,实际采样频率=SW×DS,实际采样点数=TD×DS;必须满足采样定理——抽取数据的频率必须不小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SLICE选层方向;0-x1-y2-z选层方向对应方向为选层梯度1.优化图像的参数选择参数对图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号强度、FOV大小、分辨率三个方面,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伪影。A.信号强度及对比度a.较准确地确定90゜和180゜软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