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药泻下药 课件

清热药泻下药 课件

ID:15619754

大小:902.0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8-08-04

清热药泻下药 课件_第1页
清热药泻下药 课件_第2页
清热药泻下药 课件_第3页
清热药泻下药 课件_第4页
清热药泻下药 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热药泻下药 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基础强化班——中药学主讲:季坤*第二章清热药ClicktoaddTitle1概述1ClicktoaddTitle2清热泻火药2ClicktoaddTitle1清热燥湿药3ClicktoaddTitle2清热解毒药4ClicktoaddTitle1清热凉血药5ClicktoaddTitle2清虚热药6*【考点一】概述【细目一】清热药的分类,各类清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助理不作要求)清热泻火药功效:清气分热主治:气分实热证清热燥湿药功效:性偏苦燥清泄,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泻痢、黄疸*清热凉血药功

2、效:主入血气,功能清血分热主治:血分实热证清热解毒药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炽盛之痈肿疮疡等证清虚热药功效:清虚热、退骨蒸主治:热邪伤阴、阴虚发热证*【细目二】清热药的配伍方法(助理不作要求)一、若里热兼有表证,治宜先解表后清里,或配解表药用。若里热兼积滞,配通里泻下药。二、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辅以健胃药物。*三、热病伤阴,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辅以养阴药。*【细目三】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一、辨明热证的虚实。实热证气分热—清热泻火营血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燔—气血两清虚

3、热证邪热伤阴、阴虚发热—清热养阴透热肝肾阴虚、阴虚内热—滋阴凉血除蒸*【细目三】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二、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三、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四、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五、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考点二】清热泻火药石膏<性能>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应用>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2.肺热喘咳证。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证。4.肺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火煅外用)<用法用量>生石膏煎服,15--60

4、g,,宜先煎。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使用注意>(助理不作要求)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知母<性能>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应用>1.热病烦渴。2.肺热燥咳。3.阴虚火旺,骨蒸潮热。4.内热消渴。“上以清肺,中以凉胃,下泻肾火”5.肠燥便秘。<使用注意>(助理不作要求)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芦根<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应用>1.热病烦渴。2.胃热呕哕。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4.热淋涩痛。天花粉<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5、,清肺润燥,引产。<应用>1.热病烦渴。2.肺热燥咳。3.内热消渴。4.疮疡肿毒。5.中期妊娠引产,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淡竹叶<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应用>(助理不作要求)1.热病烦渴。2.口疮尿赤、热淋涩痛。栀子<性能>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应用>1.热病心烦。2.湿热黄疸。3.血淋涩痛、血热吐衄。4.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用法>(助理不作要求)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使用注意>(助理不作要求)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夏枯草<

6、性能>(助理不作要求)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降压。<应用>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2.肝郁化火、痰火凝结之瘰疬、瘿瘤。3.乳痈肿痛,热毒疮疡。决明子<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应用>(助理不作要求)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2.头痛、眩晕。3.热结或肠燥便秘。4.高血压、高血脂。*【鉴别用药】(助理不作要求)【细目一】石膏与知母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石膏:泻火之中长于清解,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石膏知母:泻火之中长于清润。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多选知母

7、。共同点:均能清热泻火可用治温热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细目二】芦根与天花粉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共同点:均清热生津止渴,治肺胃气分实热之证及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肺热咳嗽。*不同点:芦根:清热之功较胜,善清透肺热,祛痰排脓,治肺痈之良药。又善清泄胃热而止呕,治胃热呕逆。兼能利尿透疹,治热淋,麻疹透发不畅。*天花粉:生津润燥之功为优,常用于阴虚内热之消渴及肺热燥咳。兼能解毒排脓,治痈肿疮疡,未成脓使之消散,脓已成可促使排脓。*模拟考题1.治疗脾虚便溏尤应慎用的药物是()A.石膏B.芦根C.知母D.天花粉E.淡竹叶*【考点三】清热

8、燥湿药黄芩<性能>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应用>1.湿热病证。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3.血热吐衄。4.痈肿疮毒。5.血热型胎动不安。<用法>(助理不作要求)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本品苦寒伤胃,脾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