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评价概述检测班课件

职业卫生评价概述检测班课件

ID:15623514

大小:3.31 MB

页数:180页

时间:2018-08-04

职业卫生评价概述检测班课件_第1页
职业卫生评价概述检测班课件_第2页
职业卫生评价概述检测班课件_第3页
职业卫生评价概述检测班课件_第4页
职业卫生评价概述检测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评价概述检测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业卫生基础与建设项目职业病 危害评价概述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2014年5月14日第一部分:职业健康知识概述什么是卫生?1、字词含义:卫护、维护生命、生机2、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卫生”大致有“养生”、“医药(医疗)”、“卫生保命”、“济世救民”等四种涵义。3、卫生的现代讲法:名词——“维护生命或保护身体”的行为或采取的一切措施”,包括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和增进健康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形容词——“干净、清洁”,而这正是维护健康的措施之一。什么是健康?字面意思?强健,安宁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

2、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保护人权、尊重人权首先要尊重人的健康权力。职业危害历史渊源人类开始生产活动之始——有害因素——疾病古代:手工业危害(以粉尘和物理因素为主)其实,从15世纪

3、开始,人们就发现采石、切石工人的死亡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矿工的疾病也受到关注,于是,医学研究人员与化学家们携手,把注意力集中到引起人们致病的有害物质的化学、物理性质和毒性方面,病因学的结果表明,减少或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可以有效控制由可接触有害物质而产生的疾病,从而逐渐形成了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理论与实践。近代:增加了机械化方面的危害(粉尘和物理危害因素量大,来源多,噪声和化学毒物危害明显。现代:多种危害因素并存,辐射因素增加,危害加重,与职业相关的疾病量多面广——职业病——引起多方重视。职业卫生(职业卫生、工业卫生、劳

4、动卫生)=职业健康职业卫生研究的是人类从事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它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其中包括劳动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防止职业性危害的对策。职业健康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职业卫生实际上是指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损害或疾病的预防,属预防医学的范畴。职业安全(=劳动安全)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

5、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职业健康劳动者工作性伤害表现在防止生理心理机能的伤害大多以慢性为主,短期难以表现出症状。不流血的伤害—白伤职业安全表现在防止躯体外伤大多以急性为主,一旦受到伤害立即表现出相应症状。流血的伤害—红伤第二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概念: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来源分为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生产工艺

6、中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职业中毒)①金属及类金属:铅、汞、锰、磷、砷、硫②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③有害气体刺激性气体:氯、氨、氮氧化物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④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苯胺⑤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氯乙烯⑥农药: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生产性粉尘→尘肺二氧化硅、硅酸盐尘、碳粉尘、石棉尘、煤尘、水泥、有机粉尘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高气温、高气湿、高气流、强热辐射、低气温异常气压高气压:减压病低气压:高山病航空病噪声

7、、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生物因素细菌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病毒森林脑炎病毒(蜱)霉菌曲霉菌、青霉菌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有害因素(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劳动组织、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作业与生理状况不相适应,导致劳动者精神(心理)过度紧张等劳动工具设计不科学或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导致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等。精神紧张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社会经济因素⑴分配制度、受教育程度、劳动立法、医疗卫生体系等。⑵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按导致

8、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生产性粉尘2、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线3、有毒化学物质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10、导致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