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

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

ID:15624250

大小:2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4

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_第1页
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_第2页
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_第3页
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_第4页
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关键字: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摘要:学校正在实践“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本文就“导学案”编写中“问题设计”上的几点策略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问题设计;策略  一、研究的背景  1.研究课标、考纲,把握问题设计的前提  从学科能力方面来说,课标是最低标准,考纲是最高标准。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制定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课标、考纲,把握方向,明确对知识的要求,才能在问题设计中把

2、握导向、提高效率。  2.拓展教材内容,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  教材是素材,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的问题设计。有了好的问题设计,在课堂上才能更好地去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达成三维目标。  3.学校现状及条件,激励改进教学方式  近几年,学校正在进行“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是伴随课改进入深水区后,许多难点问题、瓶颈问题逐步浮现出来,其中怎样编写出好的“导学案”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导学案”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

3、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导学案”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其“问题设计”。  基于此,我提出了基于“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的“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这一课题,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也符合学校教学实际及科学教学的课改形势所需。  二、对问题设计的思考  1.概念界定  我提出的“问题设计”指的是把教学知识点,设计为一些教学问题,用“问题”组织“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中“课前自学、课中探究、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四个环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知识的结构和运用规律。  2.理论依据  (1)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相关理论 

4、 陈英和在《认知发展心理学》一书中认为:良好定义的问题是指那些具有完整的初始条件、目标状态和转换手段的问题。可见,良好的问题设计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已知条件、转化状态的手段和一定的障碍。  (2)问题教学的相关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问题教育可以激发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3.基本原则  (1)启发性原则。启发学生思考才是问题设计的目的。  (2)目的性原则。把问题问到

5、“点子上”,所提问题要反映“干什么”,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意图清楚,学生成竹在胸。  (3)“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始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归纳,解决问题。  (4)层次性原则。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透彻的了解。  三、策略与实践  结合学校现在实践的“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我以“课前自学、课中探究、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四环节为主线,对问题设计的策略实践提出几点认识。  1.课前自学的启迪  (1)在问题情景展示中导学  

6、杜威�f过:“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思维起于疑问。”在导的阶段如何进行问题设计呢?  如在《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课的课前自学中,就可以用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导入“小明感冒了,现在想泡一杯板蓝根来缓解病情。你们能不能帮他想一个好办法,让他快一点喝到这杯板蓝根啊?”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景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生活非常亲近,对科学也就非常感兴趣了。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所提出的问题应略高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2)利用已知

7、导学  在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以学定“问”,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以先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使学生明白学习气体制法一般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有经验的教师,常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能在学习之始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这样导入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量收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结合某节课教学目的的要求,设计出为课堂

8、教学服务,且能使这些感性和零散的知识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