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华--下尺桡关节脱位

胡超华--下尺桡关节脱位

ID:15637977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4

胡超华--下尺桡关节脱位_第1页
胡超华--下尺桡关节脱位_第2页
胡超华--下尺桡关节脱位_第3页
资源描述:

《胡超华--下尺桡关节脱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下尺桡关节脱位常为Coiles、Smith、Galeazzi骨折的后遗症。单纯下尺桡关节脱位,并不少见,但常被忽视,以致延误治疗。  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由下尺桡掌侧韧带、下尺桡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维持。当前臂旋前时,下尺桡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的背侧缘紧张;反之,当旋后时,下尺桡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之掌侧缘紧张。  当下尺桡背侧韧带断裂时,旋前过程即会发生尺骨小头向背侧的半脱位。当下尺桡掌侧韧带断裂时,旋后过程会发生尺骨小头向掌侧的半脱位。如没有三角纤维软骨盘的撕裂或尺骨茎突的骨折,不可能发生完全的尺骨头脱位。当尺骨小头完全脱位,而无尺骨茎突骨折时,则必有三角纤

2、维软骨盘的撕裂。这种撕裂可在该软骨盘中心部,或横形,或舌形。反之,纤维软骨盘完好时,必有尺骨茎突骨折。这种骨折常在尺骨茎突的基部,是纤维软骨盘及尺侧副韧带牵拉所致。  跌倒、扭伤,或忽然提起重物,使腕关节桡偏,背屈或旋转的应力均可造成此种损伤。  以尺骨头向背侧的半脱位最为常见,此时可见旋前时尺骨头向背侧突出,旋后时自动复位。局部可见肿胀,并有压痛。被动活动下尺桡关节,可感知较正常侧松弛,并伴疼痛。此种损伤应于急性期旋后位短臂石膏托固定5~6周。如急性期失于治疗、常会造成复发性半脱位的后果,引起腕部的无力和疼痛。  尺骨头向掌侧脱位时,损伤较重,除腕部肿痛,尺骨头向掌侧突出

3、外,腕及前臂的旋转活动明显受限。尺骨头常交锁在脱位位置。因之,需在麻醉下复位。复位时前臂应于旋后位,牵引下向背侧推压脱位的尺骨头。复位时常伴有弹响声。复位成功后应以短臂石膏托固定于旋前位5~6周。中文名:下尺桡关节脱位英文名:dislocationofdistalradioulnarjoint别 名:概述:下尺桡关节的功能是稳定桡骨在尺骨远端的旋转。主要稳定因素是:尺侧侧副韧带,该韧带附着于尺骨茎突尖端,止于豌豆骨和三角骨;三角软骨盘,其附着于尺骨茎突基底到尺骨边缘和桡骨凹;尺侧和后侧的尺桡韧带与关节囊部分相连;旋前方肌;桡骨远端的部分表面和尺骨及骨间膜。下尺桡关节脱位除可

4、与Colles骨折、Smith骨折及Galazzi骨折伴发外,亦有不少病例为单发者。下尺桡关节脱位对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常易漏诊。...[详细...]病因:腕部的扭伤,或提起重物,使腕关节桡偏,背屈或旋转的应力均可造成此种损伤。临床表现:以下尺桡关节背侧脱位最为多见,此时,可见前臂旋前时尺骨小头向背侧突出,旋后时自动复位。局部肿胀并有压痛,被动活动下尺桡关节,可感知较正常侧松弛,并伴疼痛,有时出现弹响。主要为下尺桡关节局部症状,表现为:1.腕痛局限于下尺桡关节及尺骨茎突处,旋转及尺偏时加剧。2.弹性隆起与健侧对比,可见尺骨小头向背侧或掌侧隆起,压之复位,抬手即弹回原处。3.活

5、动受限因疼痛患侧前臂旋转及尺偏明显受限,伴有三角软...[详细...]治疗:此种损伤应于急性期,旋后位短臂石膏托制动4~6周。如急性期失治,常会遗留下尺桡关节的松动、不稳定,引起腕部的无力和疼痛。下尺桡关节掌侧脱位,损伤较重,除腕部肿痛,尺骨小头突向掌侧外,腕及前臂旋转活动明显受限。尺骨小头常绞锁于脱位位置,而需麻醉下复位。复位时,前臂应于旋后位,牵引下向背侧推压尺骨小头,复位时常伴有弹响声。复位后短臂石膏托制动4~6周,前臂应置于旋前位。预后:无相关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