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ID:15654625

大小:21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4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1页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2页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3页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4页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审编:刘艳娥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属望/前后相属埋怨/隐姓埋名曝光/一曝十寒B.轧钢/相互倾轧大度/度德量力杂沓/纷至沓来C.吭声/引吭高歌差额/差强人意呼吁/长吁短叹D.刹车/名山古刹效率/率性随心没收/没精打采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经过首都中西医科研单位6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世界上首个专门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方“金花清感方”成功研制出来了。B.从网上舆情看,超过98%的广大网民坚决支持和

2、拥护市委、市政府打黑除恶的正确决定,高度赞扬公安机关取得的重大成绩。C.在全球经济一片萧条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一枝独秀,关键是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起了决定性作用。D.虽然我国粮食连续六年大丰收,但机械化水平不高,种粮的比较效益还是较低,同时还面临着极端气候增多、生态环境恶化。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低碳经济”三个方面的要素。(每条不超过15个字)(6分)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

3、发等多种手段,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①▲▲15②▲▲[来源:学*科*网]15③[来源:学

4、科

5、网]▲▲154.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陈及时等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大部分网友纷纷在网上发帖赞扬,但也有一些人态度冷漠甚至出现了冷嘲热讽的言论。请你写一句话发在网上,表

6、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运用对比的手法,不超过20个字。(3分)▲10▲[来源:学科网ZXXK]10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韩建,字佐时,许州长社人也。少为蔡州军校。僖宗还长安,建为潼关防御使、华州刺史。华州数经大兵,户口流散。建少贱,习农事,乃披荆棘,督民耕植,出入闾里,问其疾苦。建初不知书,乃使人题其所服器皿床榻,为其名目以视之,久乃渐通文字。见《玉篇》,喜曰:“吾以类求之,何所不得也。”因以通音韵声偶,暇则课学书史。是时,天下已乱,诸镇皆武夫,独建抚缉兵民,又好学。乾宁三年,李茂贞复犯京师,

7、昭宗将奔太原,次渭北,建遣子允请幸华州。昭宗又欲如鄜州,建追及昭宗于富平,泣曰:“藩臣倔强,非止茂贞,若舍近畿而巡极塞,乘舆渡河,不可复矣!”昭宗亦泣,遂幸华州。建已得昭宗幸其镇,遂欲制之,因请罢诸王将兵,散去殿后诸军,累表不报。建已杀诸王,乃营南庄,起楼阁,欲邀昭宗游幸,因以废之而立德王裕。其父叔丰谓建曰:“汝陈、许间一田夫尔,遭时之乱,蒙天子厚恩至此,欲以两州百里之地行大事,覆族之祸,吾不忍见,不如先死!”因泣下歔欷。李茂贞、梁太祖皆欲发兵迎天子,建稍恐惧,乃止。光化元年,昭宗还长安,自为建画像,封建颍川郡王,赐以铁券

8、。建辞王爵,乃封建许国公。昭宗东迁,建从至洛,昭宗举酒属太祖与建曰:“迁都之后,国步小康,社稷安危,系卿两人。”次何皇后举觞,建蹑太祖足,太祖乃阳醉去。建出,谓太祖曰:“天子与宫人眼语,幕下有兵仗声,恐公不免也。”太祖以故尤德之,表建平卢军节度使。太祖即位,拜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祖性刚暴,臣下莫敢谏诤,惟建时有言,太祖亦优容之。太祖郊于洛,建为大礼使。罢相,出镇许州,太祖崩,许州军乱,见杀,年五十八。(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卷四十杂传第二十八》)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督民耕植 

9、      督:督促    B.昭宗将奔太原,次渭北    次:停留C.太祖以故尤德之    德:感激  D.建蹑太祖足    蹑:紧跟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韩建工于心计、行事精明的一组是(3分)①建遣子允请幸华州   ②昭宗亦泣,遂幸华州③因以废之而立德王裕   ④欲以两州百里之地行大事⑤建蹑太祖足,太祖乃阳醉去⑥幕下有兵仗声,恐公不免也A.①③⑤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建出身低贱,熟悉农家的事情,面对多次遭受战争祸害、百姓流散的现状,他

10、非常关心农耕,经常深入到乡间,了解百姓疾苦。B.韩建开始不识字,后来通过努力学习,慢慢通晓文字,并且学习书史;在天下已乱的时期,只有他能够安抚兵民,又喜欢学习。C.李茂贞再次攻打京城的时候,昭宗先是想逃奔太原,后又想要到鄜州,但韩建软硬兼施,最终将昭宗逼到他的“根据地”华州。D.韩建本想废掉昭宗,另立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