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内容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内容

ID:15664307

大小:127.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8-04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内容_第1页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内容_第2页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内容_第3页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内容_第4页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实习目的与实习内容………………………………2二、南京地区地质概论………………………………3三、野外实习路线……………………………………21四、实习安排与要求………………………………2627一、实习目的与实习内容(一)实习目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二)实习内容1、矿物与岩石野外实习中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2、地层野外实习中熟悉实习地区各不

2、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4、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5、简单的工程问题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27二、南京地区地质概论引言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

3、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少数山峰超过300~400米,如钟山、孔山、九华山、华仑山、栖霞山、宝华山等。这里地层山露齐全,不仅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均具代表性;构造变形程度中常,构造形象清楚、典型;火成岩类多而且出露广泛;有各种内生及外生矿床,加之这里地质研究程度高,交通方便,观察容易,其中许多地点已成为地质旅行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有盛誉。从进行低年级地质认识实习的要求出发,将南京地区的地质情况作一介绍,供教学之参考。(一)地层南京地区的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宁镇地层小区。本区地层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发育良好,研

4、究程度高。其中,古生代和部分中、新生代地层,有达60年之久的研究历史,建有许多标准剖面,为广大地质工作者划分和对比地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现自老而新分述这如下:1、震旦系(Z)分布于南京幕府山。分上、下两统。(1)下统高桥组(Z)命名地点在丹阳县高桥村,其岩石类型主要为含砂砾千枚岩。千枚岩矿物成分绢云母占70~85%,其次为长石和石英集合体,镜下见清晰的皱纹状千枚状构造。砾石成分有脉石英、火成岩砾和碎屑以及砂岩等。砾径大小不一,大者可达50厘以上,小者不及2~3厘米,分选性差。底部未出露,顶部剖面测制不全,厚度在于27.6米。(2)上统分为两组:陡山沱组(Z27)。根据岩石特征可细分为两个岩性段

5、:下段称嘉山段,岩石由泥质岩变质的千枚岩组成,主要矿物为绢云母,次为石英及绿泥石,具千枚状构造。局部地段见有灰岩透镜体。上段为马迹山段,由内碎屑微晶灰岩、泥质内碎屑微晶灰岩、硅质白云质灰岩组成。陡山沱组总厚度大于579米。与下伏地层高桥组为整合接触。灯影组(Z)本组岩性主要为灰白、深灰色厚层微晶白云岩、白去石化微晶灰岩,上部为白云石化含核形石灰岩,顶部夹硅质页岩。总厚度258米以上。南京幕府山的灯影组与上述不同,主要岩性为藻白云岩、条纹状藻球粒(藻团块)白云岩,可见葡萄状结构。该地仅出露灯影组上部,未见底。总厚度大于227.7米。目前幕府山所采白云岩运往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作为炼钢的重要熔剂原料

6、。2、寒武系()分三统。中下统见于幕府山及名容县仑山。上统露头良好,分布于仑山、江宁县汤山和幕府山等地。(1)下统幕府山组(1)命名地点在南京幕府山,岩性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以灰黑色硅质页岩,含碳质硅质页岩为主,夹有石煤层,泥质晶屑白云岩,硅质结晶灰岩及磷质结核,黄铁矿结核。上部以残余异化粒白云岩及微晶粉晶白云岩为主,夹薄层泥质微晶白云岩,粉砂质页岩,含砂燧石岩,含少量海绿石,并夹有砂状磷块岩及磷质白云岩。化石以三叶虫为主。厚181.2米左右。与下伏震旦系灯影组呈假整合接触。(2)中统炮台山组(2)命名地点在南京幕府山,岩性分两部分,下部为灰色粉晶白云岩及灰白至灰褐色薄层石膏溶孔粉晶白云岩,角砾

7、状泥质微晶白云岩,黄色薄层泥质微晶白云岩。其中富产三叶虫。上部分为浅灰色、浅红色、灰黑色中、薄层粉晶白云岩夹残余生物屑白云岩,含燧石结核。本组厚59.4米。与下伏幕府山组呈假整合接触。1974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教学实习队曾在中部薄层灰岩中,发现莱得利基虫化石。(3)上统观音台组(3)分布于仑山、汤山及幕府山。命名地点在句容仑山观音台,为灰白色厚层及巨厚层结晶白云岩及厚层白云质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