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中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ID:15674668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中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探讨_第1页
中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探讨_第2页
中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探讨_第3页
中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探讨1、前言   润滑油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炼油产品,附加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正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由于科研、生产、销售、使用等部门的密切合作,使我国润滑油的生产技术、产品、产量、质量均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润滑油产品品种已经发展到19大类400多个牌号,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润滑油市场和技术概况   我国强有力的经济增长,使得润滑油需求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也引起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的重视。由于政府对润滑油市场采取了开放政策,国外石油公司与厂商都对我国润滑油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除了向我国出口成品润滑油外,还在我国建设独资和

2、合资的润滑油调和厂,这些调和厂大都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大小调和厂有20个,总调和能力有60多万吨/年。地点主要集中在天津、江苏、广东、辽宁、山东、山西等地。   当前,国外润滑油在我国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MNOBIL、SHELL和ESSO三家大公司,在我国进口油品中约占80%以上。预计,将来我国润滑油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另外,润滑油基础油规格标准逐步靠拢国际标准,淘汰落后产品,内燃机油中B级以下油品已在规格中取消,国内多级油发展较慢,在内燃机油的产品中还不到10%;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占主导地位的重质、单级润滑油市场格局没有改变。今后,将追随

3、国际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逐渐转向以高质量多级油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市场体系。润滑油基础油将会向一个更高的性能要求即低挥发度、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改进的剪切安定性和低温流动性的方向发展。2.1润滑油基础油需求和发展趋势   我国的基础油生产,主要是利用蒸馏、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后补充精制装置,采用物理分离工艺生产基础油。这种老的生产工艺,较适宜生产重质、单级润滑油。基础油的特点是:黏度大、粘度指数不是很高,用好的石蜡基原油则生产HVI产品,用中间基原油只能生产MVI产品。然而,国际上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发和改进采用催化加氢工艺来生产基础油,这些工艺可不受原料的限制,对劣质原料也可进

4、行更有效的加工,并且能生产出更高性能的产品。我国加氢工艺生产的基础油还较少,现在从润滑油基础能力上仅为30万t/a左右。   在基础油结构中HVI以上基础油仅占63%左右,MVI产品占25%以上,我国生产基础油比例详见表1。这样的产品结构是不适应油品升级换代的要求。表11996-1997年我国生产基础油比例%项目VI19961997石蜡基基础油HVI52.663环烷基基础油LVI4.1011中间基基础油MVI26.125其他基础油 17.2    在基础油需求方面,我国每年4%左右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各润滑油生产厂主要需要重质等级基础油,对较轻等级的润滑油需求不是很强烈,这也反映

5、了市场以高黏度单级润滑油产品为主的现象。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品质提高,特别是多级发动机油需求增加后,基础油需求将从对重质等级的需求转移到对较轻等级的需求上来。   从生产供给方面,一些工厂正在提高基础油质量上一些加氢工艺。能够生产各种级别的、各种性能基础油是考虑和确定加工路线的关键。特别是要使得炼油厂具有从近期生产重质等级产品转移到原期生产轻质等级产品的灵活性是十分重要的。2.2成品润滑油的生产、构成和消费   影响成品润滑油等级及结构变化的因素:  (1)环保要求的提高、节能意识的增强、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都需要增加较好性能产品的需求。而且,高性能发动机油的需求也随

6、经济增长、汽车拥有者增加而增加。  (2)节能的多级发动机油需求的增加将冲击发动机油市场,即由重质等级转移到轻质等级。  (3)高性能的发动机则要求要改进燃料油的经济性、降低排放物、较好的耐久性、以及加长排放的间隙时间。机器性能的提高将要求基础油具有较低的挥发性、较高的抗氧化性能、热稳定性、改进的低温流动性和剪切安定性。 (4)摩托车由两冲程引擎,发动机油将需要较高的抗氧化性能和剪切保护,即需要较高性能的基础油。2.2.1成品油的生产   全社会成品润滑油生产量包含四部分,分别是大中型润滑油生产厂、地方润滑油调和厂、费油再生厂和合资与独资的调和厂,这四部分,我们称它为全社会润滑油产量。

7、其中:大中型润滑油生产厂生产的成品油约占社会润滑油产量的65%左右;提供小厂料的基础油和进口基础油经调和后返回市场的成品油量,估计占全社会润滑油产量的30%左右;废油再生油返回到市场上的数量估计占全社会润滑油产量的5%左右。2.2.2润滑油产品构成   从19家大中型润滑油生产厂的产品构成来看,大厂主要是以生产内燃机油、液压油、齿轮油三大油品系列为主,三项产品占总生产量的65%以上。油品构成中,优质润滑油仅占48%;在内燃机油中占54.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