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ID:15675529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08生物科学081003011余芸摘要: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代谢产物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对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条件控制、生产方法和在制药工业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字:植物细胞培养次生代谢产物工业应用植物细胞培养始于本世纪初,并不可争议地具有工业化潜力。目前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的化合物很多,包括糖类、酚类、脂类、蛋白质、核酸以及帖类和生物碱等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有用物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2、植物无性系的快速繁殖和遗传突变体的筛选;植物细胞遗传、生理、生化和病毒方面的深入研究。但是由于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局限性使得植物细胞仍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控制及其工艺。1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历史及现状植物次生代谢的概念是在1891年南KOSS—ZEL首先明确提出的[1]。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源于德国著名植物学家HABERLANDT(1902)提出的细胞全能性学说。植物细胞具备生物合成的全能性,即每个培养细胞保留着完整的遗传信息,能生产所有母体植物中合成

3、的化学物质。1.1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特点与其它的方法相比,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爨有以下优点:(1)能够保证产物在一个限定的生产系统中连续、均匀生产,不受病虫害、地理和季节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2)可以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并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得到超过整株植物产量的代谢产物;(3)所获得的产物可从培养体系内直接提取,并快速、高效的回收与利用,简化了分离与纯化的步骤;(4)有利于细胞筛选、生物转化,合成新的有效成分[2]。;(5)有利于研究植物的代谢途径,还可以利用某些基因工程手段探索与创造薪的合成

4、路线,得到价值更高的产品;(6)节省大量用于种植原料的农田,以便进行粮食作物的生产。1.2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历史与现状1956年ROUTIOR秘NIKZELL首次提出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商业化生产植物化合物的设想,1967年KAUL和STABA采用多并发酵罐对Ammivisnaga进行了细胞大量培养的研究,并首次用此方法得到了药用成分呋哺色酮,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3]。但是,由于植物细胞培养体系中细胞生长缓慢,目标代谢产物极低(通常不到细胞于重的1%)[4]等特点,再加上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生理生化特性还没被人们所认识

5、,人们单纯的模拟培养微生物的条件来培养植物细胞及当时有效成分的分析手段落后等原因,人们并没有看到该技术在生产天然产物方面的潜能。20世纪70年代以后,该技术有所发展,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一些药用有效成分在工业上获得成功,据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统计,当时全世界有40多种植物的细胞培养工程研究获得成功,部分悬浮细胞培养体系中次生物质的产量达到或超过整体植株的产量,有些药用植物的研究达到中试水平,其中利用紫草悬浮细胞培养生产紫草宁的成功令人瞩目[5]。1984年日本的Mitsui公司利用紫草生产紫草宁规模达到750L

6、,产物最终浓度达到1400mg/L。20世纪90年代至今,利用植物细胞进行天然产物的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与基因工程、快速繁殖形成了新世纪生物技术领域的三大主流[6]。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1000多种植物进行过细胞培养的研究。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次生代谢产物被人类广泛应用,一些天然成分如紫杉醇、紫草宁、迷迭香酸和人参皂甙等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同时探索出了悬浮培养、两相培养、固定化培养、毛状根培养、冠瘿培养、反义技术等先进的培养方法。据1996年报道,国际上通过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食品成分商

7、业纯生产最成功者是日本。[3]。下面列出几个利用植物培养技术工业化生产有用代谢物的例子,如紫杉醇的生产,自从1991年CHRISTEN等人申请有关红豆杉组织培养的专利以来,在培养体系紫杉醇含量已提高100多倍,达到153mg/L,美国的Phytoncatalytic公司已在德国进行了75t发酵罐的试验;其他如日本三井石油公司生产紫草宁和小檗碱(750L)、日本日东电工公司生产人参皂甙和花色素(500L)、西德A.Nattermann&Gie.GmbH公司生产迷迭香酸(75000L)、英国的辣椒素生产、美国的香子兰代谢

8、物生产、加拿大的血根碱生产等[7]。植物细胞培养进行有效成分的生产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细胞系不稳定、细胞生长缓慢、不耐剪切力及代谢物产量低等问题又成为其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在目前已经研究过的植物中,仅有1/5左右种类的培养物中目的产物的含量接近或超过原植物,多数情况下培养合成某些次生代谢物的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