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

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

ID:15677223

大小:1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4

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_第1页
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_第2页
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_第3页
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_第4页
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研究概况(海南大学海洋学院高炳淼)摘要:本文概述性地介绍了发生在海水养殖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主要症状,流行情况及病原菌特征。人们正在努力通过遗传育种筛选有抗病力的养殖品种来防治鱼类疾病的发生。虽然抗菌素由于存在抗药菌株和鱼体残留,但它仍是目前对细菌性病疾病的常规疗法。而海洋藻类提取物和中草药的使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它将会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抗菌药物。关键词:细菌性疾病;免疫接种;藻类提取物;中草药1.海水养殖鱼类常见细菌病1.1弧菌病弧菌引起的症状明显,多数种类是海水鱼养殖中的常见病原。如流行最广泛的鳗弧菌导致多种重要经济

2、鱼类出现典型败血症,病鱼表现为体表、鳍、内脏等出血,严重贫血,皮下组织水肿等;典型条件致病菌哈氏弧菌和溶藻弧菌可导致海水鱼类体表甚至肌肉溃烂,皮下出血,吻部断裂;创伤弧菌常导致鱼类头部充血发红,眼眶周边出血,眼球充血、白浊、外突,腹部膨胀等症状,有些个体还表现神经症状;河流弧菌导致病鱼体色变黑,肝脏肿大、褪色,肠壁充血,最后死亡;杀鲑弧菌常引起鲑鱼及鳕鱼类的冷水性疾病和Hitra病,其典型症状表现为贫血,盲肠、腹部脂肪、肾脏等内脏器官出血。1.2发光杆菌病原嗜盐发光杆菌杀鱼亚种以前也称为杀鱼巴斯德氏菌,最早于1963年分离自野生美洲狼鲈,此后严重威胁日

3、本的养殖五条,同时也引起鲈鱼及一些扁形鱼类等发病,其症状特点之一是病鱼内脏尤其脾脏和肾脏均出现瘤状结节,通常18~20℃时发病死亡。巴斯德氏菌症,也叫类结节病是一种由杀鱼巴斯德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无动力、菌体大小因培养条件而异;有时长杆形、有时近球形、具显著的多形性。该病在五条鰤中的流行时间为6、8月水温在20-28℃之间,但在鯵鱼中的暴发温度为22-23℃低于19℃时死亡率明显降低(Toshihiro1992)。在牙鲆中的发病温度范围为20-27℃。在牙鲆中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为体色黑化、无力游动。背鳍、腹鳍基部烂状、出

4、血、死亡鱼体内脏肾、脾有许多小白点(水野芳嗣1994)。楠田理一(1991)报道赤点石斑鱼仔鱼发生脾脏和肾脏形成小白点的疾病。结果表明其沉降反应相与对照用的鰤鱼病原菌一致认为由杀鱼巴斯德氏菌引起。Aoki等1985年发现许多菌株具抗药性。Fukuda和Kususa1985Kusuda1988对五条鰤进行了免疫接种试验研究,但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Magarinos(1996)等认为该菌的细胞附着性和入侵性主要在感染初期,该菌在机体内获得铁的机能,菌体外产物及荚膜成分是发挥病原性的主要因素。该菌感染一定时间后,由于其他细菌的生长,常规培养检测有一定的难度。

5、Dolores1988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测黑鲷仔鱼的巴斯德氏菌6不仅延长了有效检测时间,且灵敏度有大大提高。Kawhara等1989用该技术研究巴斯德氏菌在五条鰤组织中人分布认为不管用何种方式感染细菌在3小时侵入内脏,在脾脏和肾中形成病灶,导致败血症的发生。我国天津海区养殖的黑鲷真鲷和鲈鱼中都有巴斯德氏菌引起的鱼病发生1.3爱德华氏综合病爱德华氏综合病,又称腹水病。在牙鲜中的卞要症状为病鱼腹部膨胀,肛门扩张发红,常出现脱肠症状,眼球白浊化,突出,有的可见肝脏出血和肾脏肥大,一般死亡率不是很高。病鱼摄食不良,体色黑化,无力游动。引起的原因为肠内细菌缓慢爱德

6、华氏菌感染所致,该菌为短杆菌,0.5-1um×1-3um,具运动性,革兰氏阴性。其流行无明显年龄特征,仔鱼到成鱼均有可能感染(Austin1993)主要发生在养殖的牙鲆中。Takaji等(1993)认为该菌不产生毒素,但它对鳗鱼的补体的调理作用有一定的抗性,而日对其中性细胞也具有抵抗作用。Mamnur(1994)对养殉牙鲜的爱德华氏菌的研究认为从牙鲜中分离到的菌株和其环境中分离到的菌株共有一种热稳定的O抗原,并日认为养殉环境中引起牙鲜疾病的只有一种血清型。Suprapto(1995)认为属十血清型A的有毒爱德华氏菌株产生对日木鳗鲡和牙鲜致死的热不稳定物

7、质,而日毒素在缓慢爱德华氏菌的毒力中起中要作用。Suprapto(1996)对该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有病原性的菌株的胞外产物和胞内因子都对日木鳗鲡和牙鲜有毒性,但非病原性菌株两者一都没有毒性,胞外产物在培养72小时一后产生,适温是25-30℃,胞内因子在培养24小时一就产生。马久地隆幸(1995)用德华氏菌对牙鲜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感染实验。同年他还用福尔马林灭活死菌对牙鲜进行不同方式免疫试验,结果却出现慢性死亡,据确认是由于菌体外产物和菌体成分中含有对牙鲆致死的的毒性物质。1.4链球菌症链球菌常引起鱼类中枢神经损坏导致化脓性突眼症及脑膜炎等。可用普通培养

8、基进行分离,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加快。生化检测难以区分格氏乳球菌和乳球菌乳亚种L·lacti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