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拳内圈手:人类原始搏击术的活化石(投寄稿)

自然拳内圈手:人类原始搏击术的活化石(投寄稿)

ID:15698459

大小:10.85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04

自然拳内圈手:人类原始搏击术的活化石(投寄稿) _第1页
自然拳内圈手:人类原始搏击术的活化石(投寄稿) _第2页
自然拳内圈手:人类原始搏击术的活化石(投寄稿) _第3页
自然拳内圈手:人类原始搏击术的活化石(投寄稿) _第4页
自然拳内圈手:人类原始搏击术的活化石(投寄稿) 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拳内圈手:人类原始搏击术的活化石(投寄稿)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拳内圈手:人类原始搏击术的活化石谭灵铃作者简介:谭灵铃,男,1956年生,湖南衡阳人,原福建三明永安市公安局民警,一级警督。联系电话:13859199309联系地址:福建三明永安市公安局办公室(永安市新府路85号)邮编:366000E—mail:tanlinglinga@sina.com【内容摘要】自然拳内圈手是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这一漫长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它产生于人类在原始狩猎初期单人徒步向猎物趋近的基本运动形态,具有人类肢体运动的原始性、自然性和搏击格斗的原点性特征,体现了人类原始搏击术对“收”与“放”、“动”与“静”、“有”与“无”等相互关系的朴

2、素辩证理解。因此,是人类武术的最初具体形态。【关键词】自然门功夫内圈手源头研究自然拳即自然门。根据当今武术界对自然门武术传承的一般认同,此门于清朝末年传自于川人徐师祖。由于自然门功夫既古朴,又深奥,既简单,又复杂,学习者一般需有较高的悟性和传统文化知识,因此百年来真正学成此技的人并不多,自徐师祖以后,堪称自然门一代宗师的,仅有杜心五、万籁声两人。由于本文不述及自然门功夫的综合系统,只是对以“内圈手”为核心的此门功夫最根基、最原始的练功方法作一次刨根问底的探析,为在表述中清晰地突出本文研究的主题,使之不与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系统丰富起来的自然门功夫相混同,因此采用

3、“自然拳”而不是“自然门”这一称呼。在以下的行文中,凡述及自然门根基功夫“内圈手”时,一般均采用“自然拳”-20-这一提法,但并不影响行文时对“自然门”这一综合名称的使用。一、自然拳“内圈手”在人类史前史中的发现自然门武功的起源可能十分古老。一般认为,学习自然门功夫,要从自然拳的基础矮裆走圈,即“内圈手”开始,这是自然拳不同于其他拳种的最根本的特点,其动作要领是两腿屈曲成矮裆向前自然行走,两手同时于身前成环状交互自内圈出。下图为青年万籁声《武术汇宗》内圈手图:万籁声年轻时演练内圈手下图为长者万籁声演练内圈手组图:-20-年近九旬的万老先生演练内圈手内圈手是自

4、然门拳术中极其重要的根基功夫,其重要性甚至到了可以“只操功夫,不问打法”的程度,就是开始时5分钟、10分钟,逐渐延长走圈时间,渐至纯熟后可1-2个小时不起身,就如上图的万老先生那样,一直弓身屈腿不停地转身走圈换步。其身法要求“身似弯弓手似箭,眼似流星腿似钻”,就是练习时要浑然忘掉自我,仿佛屈伸行进中的身体就是一张一弛的弓,两手就是弓满劲射的箭矢,眼睛也要像流星那样敏锐迅疾,流光所到的瞬间,即可将脚如飞钻一般镖射出去,这就是自然门“手手打伸,脚脚踢伸”的意思,一直做到“吞身如鹤缩,吐手若蛇奔;活泼似猿猴,两足似磨心;若问真消息,气穴寻原因”的高深境界。练到这个

5、程度功夫已经气化入神,行拳对阵之时,就会恍兮惚兮、飘兮渺兮,来如随风走叶,去如暴风骤雨。从当前世界拳坛的发展高度上看,自然门作为一门搏击格斗的技术,如果真能练到这个程度,就应该算是至纯至真、出神入化,达到顶级水平了。-20-尽管内圈手在自然门拳术漫长历史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它作为这门功夫的基础性操习方法,其技术动作却十分简单古拙,一形一动均散发着原始古朴的气息,让人联想到它可能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狩猎活动这一最早的生产劳动形式,是原始人在狩猎活动或与猛兽的搏击格斗中,根据自身的形体结构条件而自然选择的结果,其表现的身型步法与动作姿态,即是现代内

6、圈手的原型,也是自然拳功夫的最早来源与最初形式。这一观点可以在人类史前文明的洞窟壁画和岩画中得到某种程度的佐证。洞窟壁画和岩画是人类史前史脱离“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阶段的人类祖先通过洞窟壁面、壁顶或岩石表面描绘、记录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初级绘画艺术,是人类社会早期文化现象,史学界一般认为处于人类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从一般的认识角度上看,既然洞穴壁画和岩画反映了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那就一定可以直接反映人类是怎么狩猎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距今约1.8万年至1.5万年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布满了野牛、野马、野山羊和鹿等动物绘画,涉及到人

7、的只是一些抽象的人物图形、手形和一些与狩猎有关的巫术符号。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大约创作于1.5万年至1万年前,而在其大量表现牛、马等动物的岩刻和绘画中,唯一的人物形象就是在狩猎中一个被野牛撞倒在地的人。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在洞窟壁画时期,一直到了后来的岩画时期,人类的形象才开始大量地出现,但到了这个时候,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已从狩猎进化到放牧,岩画中所刻画的人类狩猎行为大多已表现为族群一定规模的骑马持械的围捕活动,似乎已发展成了一种军事行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南非德拉肯斯山公园的布须曼人岩画中发现了疑似表现-20-内圈手功夫的原始踪迹。这幅被考古学命为“面具

8、舞蹈”的岩画,可能模仿了非洲布须曼人祖先的狩猎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